昨天(2021.4.18)回来后给我的父母做了一次成功的催眠。
我的父亲年前腰椎手术,已经卧床三个月,一直不能下床来运动,而且,对生活越来越失去信心,觉得自己可能就不能再下床走路了。
我搜索了一下他的资源,发现,他有一个固定习惯,就是每个月1号都会给我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大孙子100块钱的零花钱,这是老人家最为在意的一件事情。
我感觉,这是我可以利用到的一个资源。
于是,饭后,我对父亲提要求说,你要给你的大孙子,每个月100块钱的零花钱,你要给他给到他大学毕业为止(我儿子现在初三年)。
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然后我接着说,那你要开始锻炼自己,下床来走路了,他点点头说好。
母亲也很开心。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 。
然后这个时候我趁热打铁,顺便对我的母亲催眠,我说,妈妈,那你要帮我带我的二宝,(我的二宝今年4岁在上幼儿园)带他上到小学毕业为止。
我的妈妈也点头开心的答应了我。
皆大欢喜的结局,你们觉得呢?[呲牙]
1,尝试
在课堂上和一个同学曾经做过一次尝试催眠。就是我扮演咨询师,对方扮演来访者。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对方去除对老鼠的恐惧。
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在做这个角色之前。我们是角色是互换的,也就是我当一个怕蟑螂的来访者,而对方扮演催眠师。
可能是因为没有进入状态的原因,所以对方迟迟的没有对我进行催眠和引导,我后来睁开眼睛就批评了她。
我想这个时候我们的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点点的不舒服、不愉快,所以这给我对他的催眠埋下了一个伏笔。
我试着按照程序,让对方进入安静的催眠状态。然后我让她想象她的父亲就在自己身边。我告诉她,当老鼠出现的时候,他的父亲会用铁锹把老鼠打死。
我说了一句说,把那个老鼠打得扁扁的,然后对方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话,她说,哦,好恶心啊。然后他就开始批评我,说不能接受这样的催眠呢。
后来我就请了陈佳钟老师过来,给我们分析这次失败的尝试,陈老师说,其实我应该从来访者身上得到资源,而不是自己在那边描述,你要怎么打死老鼠。
你应该尊重并咨询对方,进入对方的世界。
然后我就开始咨询对方的感受,再一次进入催眠的时候,我尊重了对方的感受,我从她的身上获取了足够的资源。
当我问到说要怎么处理老鼠的时候,他提供的三种方法,第1种是,用一个扫把老鼠赶出去。然后第2种方法是,用被子把它包起来,丢到水桶里面去。最后一次他提供的方法是,他的父亲用一个钳子把那个老鼠夹住了,然后把它丢了出去。
最终确认,这只老鼠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处理掉了。
然后,我问了她对老鼠的美好形象(之前有植入卡通鼠),她提到了可爱的米奇米老鼠,似乎恐惧也减少了许多。
她反馈说,这一次的尝试要比上一次要成功的许多。
反思,至少有两个地方我出现了偏差,第1个就是没有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就是当我一眼看到对方的时候,就觉得对方有一点造作,娇柔造作。心里就有一点点的讨厌。
所以,第1次的她对我的失败的催眠,我又批评了她,这明显让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不友好不信任,所以,这也给我给对他的催眠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我同样没有获得对方的认同和信任。
这是第1个,没有良好的关系。第2个就是,我太自以为是了,我用自己的方法和想象代替了对方的感受,没有从对方的身上获取资源。
用陈佳钟老师的话说,我是在自嗨自得其乐,可是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而第2次之后,我诚恳的向对方表达了失败的歉意,那她也欣然接受。然后我会尊重对方的意愿,征询她如何消除这只老鼠,而她也提供了三个解决办法,并且最终,减轻了她对老鼠的恐惧。
从6.5分的恐惧去除到了3.0分,就可以不用处理。完美。
2,爱的催眠。
陈佳钟老师选择了一个最困难的对象,做了一次艰难的催眠试验,那是一个母亲,有个孩子已经读高二。她说,面对领导总有紧张不适应感,想去除。
但是这个母亲对催眠有强烈的排斥感,在集体催眠的时候,她一直无法进入状态,甚至在不间断的笑。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陈佳钟老师要把她带入催眠状态的时候,他始终无法进入——我已经在搭便车进去了好几次——可是她依然还是不间断的咳嗽、发出笑声,拒绝进入催眠状态。
直到最后陈家忠老师握住她的手。让她的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告诉她说,你现在进入了三个月婴儿的状态。你可以安全的在妈妈的怀抱里面睡着了。
只有到那一刻,那个妈妈似乎才慢慢的进入了催眠状态。
并且,当她被要求去面对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对权威始终会觉得拘谨恐惧不自在的心情的时候,她始终没办法面对。即便是老师在背后给予了她支持。
最后陈老师让他在三个月的摇篮里面继续沉睡。
陈老师分析这个母亲的状态,她说这个母亲在她还是三个月的婴儿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母丢到外婆家。而在外婆家,她又是不受待见的,因为外婆家有着重男轻女的习惯,所以她始终有一种深深的寄人篱下的疏离感,自卑感,惶恐感。
特别是,外婆家的人比较凶的时候。她会觉得特别的恐惧,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孩子没有从自己母亲身上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他对这个世界始终有一种疏离感和不安全感,面对权威的时候也不敢自由自在的说话。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一岁之前是口欲期,也就是一个孩子要获得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爱和信赖的时期,假如这个时候他没有得到的话,那么,结果会很悲催。
可是,即便在这样悲催的情况下,这个孩子依然成长了起来,结婚生子成为一个爱学习的母亲。
最后。陈家中老是让所有的人围着她,给予她力量和爱,当所有的人围着她的时候——她的悲伤无助呗分担了——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始终无法进入催眠状态的母亲,而是一个三个月大就没有得到父母的爱的可怜的小孩子,这一刻我们所有人做了他的父母,给予了她爱的力量。
在泪水和感动中,我们获得了和她一样的新生。
3,接纳来访者
培训结束后,和陈佳钟老师沟通,他说曾经接待一个非常自恋的来访者,这个来访者已经换了好几个咨询师,很多咨询师不要嘛跟他吵架,要么就是他就干脆把那个咨询师给气跑了,是一个挺刺的来访者。
因为对方是一个超级自恋的人。然后,咨询数次后,那天他来找陈佳钟老师,他开始数落咨询的种种不是,带着攻击性的那种。(以前那些咨询师就是这么被挑起怒火和他干架的)
然后陈佳钟老师说他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对方却马上愣住了。因为这句话从来没有人跟他这么说过。
陈佳钟老师很放松随意的靠在椅子上,说,是的,我没有办法,如你所愿,按照你希望的那种方式治疗里,但是我依然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在这个地方等你。
我问陈老师,这个算是示弱吗?陈老师说不是的,这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事实,我接纳住了对方的无理要求,也表达了自己不会改变的坚定。
后来这个来访者跟陈老师袒露了他自己的过往的黑历史,就是他曾经被自己的父母严厉的要求。每次都要考很高的分数。如果达不到就会被严厉的指责。
所以为了避免被人批评,他就把自己变成了似乎无所不能的样子,因为只有超级自恋才不会被别人批评——只有他批评别人的份。
以前碰到的咨询师,要么就被它的攻击激怒,要么他看不起咨询师,可是只有陈佳钟老师接住了他的攻击,进入了他的世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开启疗愈之路。
以前我对催眠有着深深的误解,以为那是一种不靠谱的洗脑术。不过从今天开始,我将会努力的用催眠催眠术,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
感谢陈佳钟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对来访者深切的爱。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757篇
2021年4月1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