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间烟雨想法读书
不能生而知之亦可学而知之

不能生而知之亦可学而知之

作者: 安洁儿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4-08-24 17:13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安洁儿自在,安心生活,过自在的人生。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

生活中,穿衣服比较喜欢穿白色的衬衫,但是白色的衣服有个特点就是不太耐脏,而且一旦沾上污渍洗不掉时,会影响整件衣服的美观和穿衣的体验感。

穿白色的衣服,有时就是享受那纯净洁白的感觉。

今年夏天,我买了一件比较称心的白衬衫,几乎穿了快一个夏天了,每次洗的时候,都比较认真的搓洗,希望恢复它纯白的样子。

直到前阵子,遇到了超长的雨季,衣服不容易晾干,这件白色的衬衫被淹没在了成堆的湿衣服中,等再清洗的时候,发现有一侧的袖口不知何时沾上了锈迹。

看着锈迹斑斑的地方,当时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给洗掉,但是为了还能穿这件白衬衫,我就试了各种办法。用牙膏,用醋,用肥皂,用洗衣粉,用漂白剂等,一顿搓,但是锈迹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顽固地停留在那里。

无奈,只好暂时把它洗完晾干,默默地封存在了衣柜里,心里觉得挺可惜的。后来上网查到说有除锈剂可以除衣服上锈迹,当时只是在脑海里想了一下,有一些顾虑是没有用过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

之后出门半个多月,回来后,再打开衣柜的时候,依然看到这件有锈迹的白衬衫。这次,在脑海里打定了主意,买除锈剂用一下看看,万一洗出来了呢。正如老子说:“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于是上网购买了一瓶,东西到货后,我又拿出这件白衬衫,怀着期待的心情,拧开盖子,往有锈迹的地方倒了些。顿时,有些小锈斑很快消失了,大的锈斑,多倒几次,也渐渐褪掉了,最后锈斑都消退了,白衬衫焕然一新,这个场景很惊喜,很治愈。

这不仅意味着这件喜爱的衣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也从心里体会到很多事情要付诸行动才有真正改变的可能。

人的脑海里每天也许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却也有很多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想做又怕做不成,不做还想做,常常就在这些纠结的念头里消耗掉了能量,而每一次主动地把想法变成行动收到的效果,不论好坏,内心都有一定的感触和收获。

就像昨天炸鱼的时候,第一锅放下去几条鱼,粘连到了一起,怎么也分不开,当时心里觉得真的是“出师不利”啊,看来这鱼得炸废了。

后面转念一想,还有些鱼没有炸呢,赶紧调整一下,之后每放下去一条鱼时间间隔久一点再放下一条,果然第二锅炸出来的鱼就不是黏在一起了。

这也是君子“过则勿惮改”和“不贰过”的实践。

人有时候从一些事情中获得的觉悟和经历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只有自己内心最能深刻体会这种感觉,与他人描述时未必讲得很贴切,包括写这些日常小事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真理无法由他人的言语直接变成了自己的道理。而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积累和体验。

由此想到,在生活中,一个人的父母可能很优秀,伴侣很能干,孩子也不错,她/他的各项能力未必就好,而别人的好不会像气功一样,一掌放在你的背后就传递成功了,即使是身边的最亲密的人。

想起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自己要是不知道学,别人就是坐在你肚子里也没有用。”

如孔夫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如果是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次一点的可以通过学习知道,再次一点的是受困的时候去学习而知道,如果受困了还不学习,那就是下等人了。

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可以让人学习和成长,就看个人是否愿意去实践和转化。

相关文章

  • 茶说(72)

    生而知之者为圣,学而知之者为贤。若不能生而为圣,亦可学而为贤。人佛等同,并无二异。只因人有利钝,见有迟疾而生差别。

  • 成长的路径:不论争取还是内修,本质都是抱元守一。

    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对于生而知之,有点稀奇,其实生而知之是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学而知...

  • 因为看见而相信,因为相信而看见

    疯狂到恰到好处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 生而知之?

    今天的外法史课讨论西塞罗的《国家篇法律篇》,老师在和我们讨论的时候,我大多是赞同的,少数时候我的小脑袋中出现大大的...

  • 生而知之

    生而为人,活自未知。 世间太多纷扰,无所谓生,有所谓活。 生命从开始就是被动的 ,一生之中,来来去去,为己争取主动...

  • 今天

    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

  • 心向光明_三智书院《传习录》读书会小记

    《中庸》里说获得真知有三种方式,分别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但是生而知之的案例比较少见。通过学而知之的有...

  • 更子游记——缙云子

    昔有神人缙云子,生而知之,不助而生。夫生而知之,未及格物则见性,未及诵经则明心,高谈阔论,饱学之士不能胜。夫不助而...

  • 先生之特别

    孔子曾经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这其实就是...

  •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篇》第9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能生而知之亦可学而知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fn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