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培训,去了江村。
江村出名,完全因为费孝通《江村经济》,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其实我没看过这书,只知道它本质上是个调查报告。我很有点好奇,不知道《江村经济》与毛教员的农村调查相比,如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0f07fc2be5dc258c.jpg)
展馆的布设也是门艺术。
偶尔看到这个角,墙上的画与实景相互映衬,足以以假乱真。蛮有意思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49fb4f1ab85aaa40.jpg)
费孝通兄弟姐妹好像四个。姐姐费达生,专门搞桑蚕, 后来做了江苏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
我比较纳闷的是,为什么一个副局长需要总理任命?从级别来讲,副厅?难道,因为丝绸工业局比较特殊?或者那个时期的副厅都需要上面来任命?不太清楚。反正任命书肯定是不会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30e761b2ad625392.jpg)
还是要有个姐姐好啊,充当了母亲的角色。
王同惠是费的第一任妻子,似乎是他学生?两人到山区调研,王同惠不幸遇难。那时两人结婚才三个多月,108天的样子。后来费有一本书,署了王同惠的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b81ce64830dd25be.jpg)
夏天的江村纪念馆,清清爽爽,就在开弦弓村委会的隔壁。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e4cbdc2f290b73e4.jpg)
江村如画,美美七都。费孝通去过江村26次,江村属于七都镇,所以下图里写着“美美七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82b91d143dee6993.jpg)
展览馆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呈现出来。这件事很重要,也反映了一个人思想的变化轨迹。
展馆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从1934年开始。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之前,特别是在1925-1928年左右,作为年轻人,费的想法还没走向成熟。
说到那段历史,必须提到另一个苏州人,顾颉刚。
鲁迅小说里有句话“大禹是条虫”,意在讽刺顾颉刚。因为顾是典型的学问家,他对历史的看法是必须有考古证据才能认定为实,比如他认为大禹是个传说,没有考古证据,就不能认为是历史,因此大禹可能只是个图腾。这就是鲁迅那句话的由来。
从学术上,这么讲,似乎没啥问题。但是接下来就有一个现实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吗?
注意了,顾颉刚是讲考古证据的人,费孝通是人类学研究者,都讲学术。我们仔细想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吗?我们现在都知道,56个民族56朵花,也知道天南海北各族人民的差异性。那中华民族怎么理解呢,是一个整体吗?当时费的想法接近顾,倾向于否认。
但随后,1931年,九一八。
现在我们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九一八之前,日本学术界同样认为,中国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现在所谓崖山宋亡以后无中国之类的言论,都是那时流传或衍生出来的观点而已,旧瓶里从来没有装过什么新酒。九一八时,费在学术上还有些犹豫,顾则写了两篇文章,主题就是“中国民族是一个”。也许就是从那时起,顾的思想彻底转变,费也慢慢有了新想法。
直到1988年,费孝通终于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完整概念。到了现在,比照欧洲与中国的历史,我们更能理解这个概念的历史渊源——同样经历过大乱与蛮族,但欧洲演变为一个个小国家,中国始终维持着大一统。
所以作为一个眼界开阔的人,一定要明白,纯粹的学术研究如果不跟现实结合,很容易走偏的。这也是我现在对某些专家和喷子看似满腔正义、实际足不沾泥的观点往往不屑一顾的原因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33a06dfea22de7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75d86cee4d6205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