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分析基于个人的使用体验,得出的分析不一定全面以及正确,仅作参考之用。
从上图可以得出的是,在核心驱动力1:史诗意义与成就感方面,小密圈基于凯文凯利提出的“一千位铁杆粉丝”观点,是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做出高品质社群,实现知识变现的工具。相对于微信群,小密圈更像是朋友圈形式的社群,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更容易过滤掉无用的信息,因而会更优质和紧密。
在核心驱动力2:进步与成就感方面,用户可以轻易地建立小密圈,并且当更多人选择加入后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一方面用户不断累积的发表、提问和回答,另一方面当用户的发表内容被设为精华,或获得点赞、评论、分享、打赏时,进一步加强了用户的成就感。甚至用户不断的进行这些期望行为的同时,还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增长见识。
核心驱动力3:创意授权与反馈,在小密圈当中用户可以选择以免费或收费的形式建立圈子。在圈子里用户可以发表内容、向其他用户进行提问、点赞、打赏等行为,还能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对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到微信和朋友圈。
核心驱动力4:所有权与拥有感,在收费型圈子中用户会对自己的账号的拥有感较为强烈,更有意愿经常回到圈子里进行更多的提问、回答,从而对加入的圈子产生“监控情结”,即经常关注内容、评论、点赞等数据。基于“艾尔弗雷德效应”,当圈子不断的为用户产生价值、满足用户的需求时,他们就不会想着去更换使用其它产品服务。
核心驱动力5:社交影响与关联性,小密圈作为一个社群类产品,社交是其核心功能之一。用户可以在圈子里交友、浏览内容、提问回答、分享知识,也可以通过“社交刺激”技巧快速的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还能把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到社交媒体,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交影响力。
核心驱动力6:稀缺性与渴望感,在小密圈里收费形式的圈子可以通过人数增加而涨价的形式,形成一定的紧迫感和稀缺感,如前100人X元一年,然后每增加200人则增加Y元一年,前提还是圈子得有那个价值。
核心驱动力7:未知性与好奇心,每天用户打开小密圈,他们都会浏览各种新的内容,寻找有价值或有趣的内容进行互动,并搜索寻找是否有新的有价值圈子的出现。另外用户还会好奇于是否有人回复或点赞自己的评论,是否有新的成员加入了圈子,自己的发表是否被评为精华。
核心驱动力8:损失与逃避心理,基于“合法遗产”技巧用户因付费加入了圈子,会更加积极展开各种提问、回答和分享,为了赚回付出的成本。另一方面,基于圈子的收费可能会上升,从而产生“渐逝机会”和“FOMO冲击”的双重效应,导致用户更有意愿加入圈子,当然这是基于有价值的圈子而言。
综上所述,从小密圈的八角行为分析法可以看出,小密圈偏白帽和内在动机倾向。基于小密圈是以社群为核心实现知识变现的工具,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到一批优质的自媒体或知识类的大V,引导建立更多有价值、有趣的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形式的付费圈子,用户会因对圈主的信任和认可更有意愿加入圈子,不断地进行提问与回答形成良性的循环,共同维护圈子,从而实现产品、自媒体、用户的三赢模式,但问题在于自媒体和大V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建立圈子,而不是其它平台,则是需要想清楚的。
小密圈的逻辑是,通过使用白帽游戏化的方式吸引用户的进入,如借助自媒体、大V的自身号召和用户对有价值知识的渴望,尝试进入小密圈并搜索相关圈子。再使用黑帽游戏化使用户加入各种圈子,如使用涨价策略营造紧张感,使用户迫切的加入圈子。最后使用白帽游戏化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如提供各种优质内容、解决用户的提问,从而形成圈子的良性运转。
强化用户加入圈子的动机,可以在产品界面提供各种分类好推荐的圈子,从而降低用户的筛选成本。还可以提供圈子的关注功能,主要用途是即时提醒用户,如你所关注的圈子人数快要达到下一个价格阶段,或者是已经有XXX人加入了,你也赶紧加入吧。同时每天推送两三条圈子里的内容,更进一步的强化用户加入圈子的意愿。
对于圈子里的内容,对被评为有价值的精华内容,可以通过特殊的形式和普通内容区分开来,如不同的字体颜色、精华的小标签等。另外对高赞或更多人打赏的内容,进行更靠前的显示,还可以在个人资料方面显示总共获得“点赞”、分享的次数,这些都是加强用户成就感的一些方式。
附录:八大核心驱动力的游戏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