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二是一个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底层从业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写一些乌七八糟的程序,在30岁生日过了3天的时候开始有了中年危机感。
陈二的大学就读于这个南方水乡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最普通的专业,大学玩了四年游戏,专业课基本全都挂掉了,什么也没有学会。大四找工作,投递各种简历都石沉大海之后,毅然决然的问爹娘要了5000块钱报了一个IT的辅导班,这个辅导班对于陈二来说最大的帮助便是介绍了一份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工作,那个时候只要是辅导班的学生,都不需要技术面试,HR聊聊天,觉得人不错就可以去上班了。
就这样,在那个潮湿闷热的夏天,完成了大学四年的计算机专业后,陈二以这样的姿态进入了一家国企的软件研究所,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对于陈二种了一辈子地的爹娘来讲,儿子大学毕业能够凭自己的本事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心满意足了,村子里好几个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呆三个月,最后还要老子托关系送礼在县城谋一个差事。
研究所里的工作很清闲自在,做的东西都是内部使用的,就算做不完也完全没有问责机制,好几个项目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国家经费找个由头花出去便是。陈二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恶补大学欠下的债,每个月到手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出去房租和各种花费只能剩三百块,基本全部用来买了计算机的经典书籍,每天上班就是抱着那些经典的书籍看,然后把书中的例子和习题在电脑上一行一行的敲写下来。
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还不是风口,那个时候的程序员收入和其他行业并没有什么差距,那个时候还是朝九晚五,每天下班骑着自行车可以回头看夕阳红,在穿过呆了四年的大学校园时看抱着课本上晚自习的女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陈二感觉书看的差不多了,翅膀有点硬了之后就换了一份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