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也不种了,还天天跑出去看,难道对那些地真得那么有感情?这是老妈对老爸发出的灵魂拷问。
老爸今年72岁,从15、6岁开始种地,今年才算脱手,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爸年轻时在生产队干活,土地联产承包后,家里分了30多亩地,老爸、老妈在这些土地上辛勤耕作,家里翻盖了新房,供出了3个大学生,这在上世纪90年代,可谓之为壮举。
现在我们姐弟仨都在市区成家立业,日子过得都不错。这些年老家收成也不错,老爸、老妈也攒了一些钱。
我们劝父母别种地了,岁数大了,劳作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可几年了,一直没有说动老两囗。
今年春节好说歹说,终于同意把大部分地承包出去,留一块自己种,但老爸腰疼发作,才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把地全包了出去。
仔细算账,包出去并不亏,老爸不到30亩地,承包2万5千元,而平时种玉米,最多卖6万元,除了耕地、买科子、地膜和化肥的钱,一共多收入一万多元,还不计算人工费。
老爸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忙乎,十一左右忙完,虽说现在大都机械化,那也得操心,光锄草就得20多天,更别说半夜三更浇地了。
承包土地的钱都给的现金,我和老爸说,这多好,早早拿上钱,再加上给老人发的钱,老两囗一年3万多,足够生活了。
我说得是实话,农村好多都自给自足,我们姐弟仨经常往回买东西,老爸、老妈衣服我们买,平时牛奶之类的我们买,药我们买,确实花钱的地方不多。
以前是生活所迫必须种地,现在可以摆脱了,不用那么辛苦了,可老爸看起来并不开心。
这不,又到春耕时,老爸又坐不住了,每天骑电动自行车出去,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他仍然割舍不下打了大半辈子的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