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一个很随性的人,表现在不愿意给自己定目标。对于近期和远期要做的事情,我心里大概有数,就每天做一点,或者隔几天做一点,总归最后也能完成总体目标。
这样的做事方法好吗?我之前觉得还不错,起码能适应自己的节奏。但今天看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中的一部分内容,我的想法有了改变。
书中说道:对小孩子来说,学习的兴趣来自好玩有趣。对大孩子来说,学习的兴趣来自成就感和方向感。学习兴趣从一个好目标开始。看到这,我在想,我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我学习时是讨厌有目标,还是喜欢有目标?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我还算是比较努力的那种小孩,虽然成绩不咋样。但我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喜欢学习而设立的,而是想得更高的成绩,考上更好的大学。求学路上跌跌撞撞,最后也算是勉强达成了我当初的目标。目标是达成了,但也给我留下了“后遗症”:不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因为目标会给我一种压迫感,如果我没有完成目标,就更有挫败感了。久而久之,我就放弃了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说来挺奇特的,求学时没有真正的目标,现在走上社会的我却有了自己热爱的、想为之奋斗的目标,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变故吧,让我意识到不能再浑浑噩噩下去。
作者在书中发问:追求轻松、享乐、自在,和追求目标、使命、意义感,哪个更快乐?以我这段时间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追求意义和使命的人生远比追求轻松享乐、逃避压力的人生更加幸福和快乐。有时我不想读书和写文时,就放任自己刷短视频平台,看小红书,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在这个过程快乐吗?挺高兴的,一直傻笑。可当我回忆我有什么收获时,脑海中却一片空白,一阵阵空虚感不断袭来。如果我是花时间写小文了,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看到自己写的作品成型了,心中的成就感能取代写文时的一切痛苦。
有目标,才有方向感。目标实现了,就有成就感。
但目标不是代办事项,代办事项只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成人需要目标,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更需要目标。怎样帮孩子找到他们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呢?再去好好看书寻找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