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的老王

作者: Sharon轶事 | 来源:发表于2021-02-11 06:30 被阅读0次
    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年,老王没干别的,净在跟风了。

    中专毕业时,他在单位里做文职。看到工人们挤在卡车后面背沙包,他也去凑热闹。只因为领导说过:“年轻人要有觉悟,别总坐在办公室里搞文字。要多出去跑跑,做行动上的巨人。”他就天天蹲在候车室里和工人们混,瘦弱的身子哪里比得上扛包工人。行动上是站起来了,身体是倒下了。连夜扛沙包的结果就是腰肌劳损加腰间盘突出。之后,家里的重活累活就都是老王媳妇的活。

    接着,大家都开始读夜大。别人读书,他也要读书。老王白天上班,中午抽空给老婆送饭,晚上读夜大,读完接着回单位背沙包。背完沙包基本是后半夜了,有时候累得实在不行,就倒在沙包上睡过去。直到第二天,托着老腰扶墙壁上楼,把自己熬成“老”王,缩着脑袋弯着腰走路。

    他有一辆破自行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破轮车子被他踩得嘎吱嘎吱地响。不用走近,就能听到那破铁皮在风里颤抖,链条吃力地咬着飞轮。有时候,链条掉下来了。他就跳下车,从座垫下面抽出一副劳防手套,在那里徒手修理。半旧的手套蹭过链条后更脏了,有时候机油还会不小心地蹭过衬衫,留下好几个爪子印。得,衣服白洗了。

    读夜大时,人家选“好过”的专业,他选“过好”的专业。结果要比别人多上几门课,而且门门实战,学分不低。

    他基本上半眯着眼看黑板,强撑着听老师授课,睡梦中复习重点,背沙包时运脑。所以,他严重缺眠,眼睛熬成高度近视,啤酒瓶的镜片把鼻子压出两个褶子,像“忄”,脸上眉毛眼睛就是一个“不”,活成“不”先生。

    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声“不”。 若“不”是 他的长相,那“好”就是老王的标签。朋友问他借钱,他说好。同事请他顶班,他说好。领导说“房子没名额了,等下批吧。”他还说好。不要和老王说“不”,他一定会回答“好”。

    这不,他在和小李理发店唠嗑。正赶上小李闹肚子。小李忙把剃刀给老王,说:“兄弟,帮忙顶顶。”老王还是“好。”

    他握起剃刀,就在客人的头上开始作画。“小李是这么整的吧?”心里带着怀疑,但他的手里毫不含糊。等小李归来,他已经把客人剃成了“瘌痢头”。“瘌痢头”客人指指头顶上的两个斑秃,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王低头眯缝眼看着:“噢,我近视,没看清,我帮你补补。”

    “瘌痢头”护着脑袋,说:“师傅,我要剪板刷头不是瘌痢头。你再补下去就成光头了。”扔下几个钢镚儿,就逃出理发店。

    老王想学艺不精,就要好好钻研。小李能理发,我也能理发。他回家欲拿未满月的孩子练手,老婆忙护着孩子的脑袋说:“别,要练手我来,孩子是无辜的。她还没秀发飘飘,你就想让她寸草不生,她长大后会恨你的!”

    老王拿老婆练手,结果老婆连着几个月都是包头巾出门,和邻里说:“头上长虱子了,别靠近。”

    后来,别人学厨师,老王也想学。老师说过,要练刀工就要把豆腐切成丝。老王就占着灶台那边,一盒一盒豆腐地切。最后,豆腐是切成了丝,可他家吃了几个月的豆腐。孩子打嗝都是豆腥味,被同学吐槽“豆腐西施卖豆腐。”孩子哭着回来和老王媳妇说:“妈,我能不吃豆腐吗?”

    老王媳妇说:“你得问你爸什么时候换菜谱。”

    孩子问老王:“爸,能不能吃别的?”

    老王得意地说:“行,吃黄瓜。”

    自然,老王一家又吃了一段时间的黄瓜,个个都长得像黄瓜一样,绿皮了。

    最后厨师证是考出来了,可是也仅限于考出来。老王自此没有进过厨房。人人都羡慕他们家有大厨,只有老王媳妇知道大厨从来不烧羹汤,只是别人嘴里的大厨。

    后来老王下岗了。

    别人下海做生意,他也要做生意。不知道老王从哪里晓得门路,开始往家里搬货,然后印名片。名片上赫然印着“某某某公司经理”,到处分发。别人记住了他是经理,却不知道他是一个人的经理。在家里指点江山,转着老板椅打电话。媳妇看他在那里瞎抽风,也只能赔笑说:“老板,您辛苦了!”抿着茶的老王在老板椅上待了几天,没接到一个单子。

    于是,他开始下凡揽活,一家一家地跑。他的货是特产,自然是要往饭馆酒店里送样品。每个客户都是“某经理”“某老板”,跟随老王多年的腰肌劳损瞬间有用武之地。他哈气腰来比谁都到位,弯下去上不来。各位客户看着直竖大拇指称“专业”。听到表扬后,老王不失时机地献上货等签单。

    可各位老爷们说“生意难做,赊账不?”“好”老王不敢拒绝,说:“好”。可想而知,半卖半送的货是周转快,结果心理价位连连跳水。本来是想赚钱,后来是求回本,现在成了低价清仓,最后做慈善。

    看到货物终于搬出去了。媳妇问:“您这是做生意,还是送生意?”

    老王说:“吃亏是福。”

    老王媳妇跳脚道:“亏吃多了,福呢?都没见过!”

    歇脚的老王被迫提早退休。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路”。

    老王想怎么能多朋友呢?他看到别人在遛鸟,他也要遛鸟。为什么是鸟呢?因为鸟是沟通的桥梁。有鸟,他就是打通了和人之间的交流。

    退休后的老王整天提着鸟笼四处转悠。理发师傅老李问:“老王,遛鸟呢?”

    老王说:“恩,缺人剃头不?”

    老李说:“人头就不用供上了,给我看看鸟呗。”

    老王说:“没鸟。”

    老李以为老王在逗他,说:“没鸟,你遛什么?”

    老王说:“我啊,我就是那只自由的鸟。”

    老李说:“你这不行,得是会叫的鸟。”

    隔天,老王真的把鸟买回来了。

    远处,老李就听到鸟叫声。他上前撩帘子。只见一台小型收音机在喊:“啁啾,啁啾……”

    所以,别惦记隔壁家老王了。其实,他也在惦记你。

    本文由城外的阳光sun创办专题【精选好文】推荐。

    本文编辑: 唐四平方根

    专题主编:城外的阳光su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风的老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xk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