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谈写作散文
写作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着5

写作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着5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0:51 被阅读33次

散文读三十本,就好了。当然是优秀的,不要读二流,大家很多时间浪费在二流的书上,读够30本的也不多。

总有人问我某某的散文集好不好,我说不好,就有人抬杠。 很多人不理解二流的好和一流的好,二流的是不够好,并非说它很烂。有一流的,读一流的,都是二十块钱一本,干嘛读二流的?

写小说的,不需要读那么多散文集,因为小说本身语言也很好,带动散文语言。这样效率也高些。

我经常批评国内作家,推崇五四作家。不是和当今作家有仇。我也不是说他们一无是处。是说不够好。

对于专门写小说的,一年读小说三十本,五十本,都不算多。第一遍快速读,不解释了;第二遍,翻一翻,其实十分钟就可以。有的不必翻看第二遍。

翻看也不是盲目的,是觉得有需要翻看的地方,否则不看第二遍可以的。不为看而看。

比如散文集,雨天的书,某一篇很好,我再读一遍。这本书记可以了。

读一本,收获了一粒芝麻,都是收获。一百本,不是一大把芝麻吗?一千本,芝麻就够吃很多年了。

这样读,见识广,说什么我能大概了解,可以查阅。同时这样读,不厌倦,可以对比。你读十本书,怎么对比?无数书你都没见过。

比如老师说日本小说,头脑可以浮现几本书。然后老师说川端康成,哦,没读过,补一本;村上春树,读过了,不必补。老师说,川端好,村上不好,你不信,就可以回家翻阅对比老师说的对不对,收获就大了。否则你茫然。两本书都没读过,一堂课白听了。 

然后你发现德国小说好,美国小说不好,那么德国的多读几本。反之,美国的多读几本。不是成了专家了吗?

这样读,和文友交流收获也大,他说的,你知道。否则交流是无效的。

看文论或者文学理论,也如此,你能看懂,否则书里写的那些作家,一个都不知道,理论就成了天书。如此,就怕读理论了。

你这样读,比如文论说,日本小说幽玄物哀,你没感觉,回家就找出川端的雪国,翻开,发现真的有幽玄有物哀,你懂了。

否则,你买来雪国,读完了,文论说的日本美学特征,你早忘了。因为那本文论集,你已经很厌恶了,你读了头痛。因为你不知道那个文论说的什么日本美学是啥意思,例子你一个都不知道。

胡适说,读书方能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一本印证另一本,反过来,另一本又验证这一本,效率提高2倍,甚至更多。

道理其实简单。只是多数人改不掉。

不会阅读,不会找书,不会提高效率,依然是徘徊在文学大门之外的。

��������������������������������������������������

相关文章

  • 写作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着5

    散文读三十本,就好了。当然是优秀的,不要读二流,大家很多时间浪费在二流的书上,读够30本的也不多。 总有人问我某某...

  • 写作的大门依然紧闭着7

    写什么样的细节才是对的 经常可以看到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什么样的细节,就有讲究了。我们可...

  • 写作的大门仍然紧闭着4

    左三年,右三年。一篇文章写出来,报刊不收,继续写,继续投,直到有一天,编辑来电话,你的作品被采用了。一个写作者熬出...

  • 写作的大门依然紧闭着6

    散文人人能写,因为作为主体的我,是外化的,即便是含蓄的作品,观点态度感受情绪,都是作者本人,和口语习惯最接近的一种...

  • 写作的大门仍然紧闭着3

    为什么我写不下去 作者们有一种错觉,似乎大作家写起来很容易,那么自己要成为大作家,怎么办呢,作品磕磕绊绊,我要寻...

  • 写作的大门仍然紧闭着2

    不断修改,直到满意,这是普通作者和实力作家的差距。有的会说,我也改了无数次,但是效果还是不好。这是因为作者不知道修...

  • 写作的大门仍然是紧闭着的(1)

    多数人认为作品的寓意来自立意,是作者的思想展示在作品中,却不知作品是不说话的,说话的是读者自己,作品是敞开的,读者...

  • 写作的大门依然紧闭着8 阅读要不要读懂?

    阅读要不要读懂? 文学作品的阅读最大的收获,是你知道什么是好作品。好作品无数,但是它们都有共性,什么共性呢?没有人...

  • 你好啊,春天

    闭着眼睛,才能寻觅到这里的春天。 春天的脚步还在路上,不必去寻找特有的新绿,去叩认知的大门。唯有闭着眼睛,唯有闭着...

  • 每个人都可以打开写作的大门

    写作不易,但打开写作的大门并不难,因为写作的大门并未上锁,只是虚掩在那里而已。 虚掩的写作大门只需轻轻一推,你便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着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ff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