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不需要太高的热度,有温度就好;也不需要什么奇迹,有轨迹就好。
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的鞭笞与回馈,在不断地前行中,我们学会奋力奔跑与挣扎。
01.边成长,边遗忘
马尔克斯曾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夏季,满天繁星;秋季,硕果累累;冬季,灶边故事;春季,芳草飘香。
还记得孩童们专门相约晚上一起去田埂、小河边寻找萤火虫吗?还记得孩童围绕着长辈讲古老的神话故事吗?还记得乡里邻舍间的相互帮忙做农活吗?
哪些成长、哪些经历伴随着一天天的成长,逐渐被遗忘,因为我们的生活里逐渐被升学、备考占据了全部。
夜朗星稀挂银钩,古树旧舍小灯留;曾是童时欢喜地,奈何光阴不回头。很多人都说这是在忆童年,但我觉得这是边成长、边遗忘。
时间、空间都不会变,变的是那时的少年已成年,当年的长辈已不在。
人为什么总喜欢怀念过去?那是因为: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日。
那时期盼长大的孩子,大多领悟了小时候快乐是本能,长大后快乐是本领。
02.边治愈,边向前
毕淑敏曾说: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只有一次馈赠。
每天除了努力工作、学习和生活之外,还需要为自己找对方向,尽可能的使自己的结果效率更高。
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很治愈吧!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很治愈吧!日本的电影《小森林》很治愈吧!还有很多很多的案例。
当代的打工人有多少被治愈着向前走着,之所以是治愈,是因为在吸收对方传递出来的信息时,是轻松、解压,并带有回忆的……
当你感受到某句话、某个情节被治愈到了,那肯定触发了脑子深处的记忆,内心深处的回忆。产生了认同感、羡慕感,就很容易滋生出更多的触动情绪。
每个人因为性格不同,内心深处接受的感触情绪也不同。被治愈并不是被灌鸡汤,而是内心期待的某种结果。
当我写这篇日记时,那是自己在纠结日记本应该怎样重新定义?
一本是毕业送给自己的;一本是送给坚持每天复盘的自己。因为奶奶的离去,断更了以及20年五月份转移到简书日更。
想更好的持续下去,内心有点小纠结、小洁癖的自己纠结:内心应该怎样区分这两份笔记本,因为我需要把其中一本收藏起来,不放书架上,而是放皮箱里。
当打开毕业送给自己的日记本,看见上一篇的日记,结语写得是: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
对啊!一年多啦,我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活在回忆与继续中。21年,我要改变,尽管很难,尽管已过四分之一。
但还可以在努力挣扎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