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香港理工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三所学校的客串教授,著名的财富管理专家,亲子财富教育系统创建人,被誉为“中国家庭财务规划DIY第一人”。
已经出版的畅销书有:《暖财安生四步迈向家庭财务自由》《女人就要会花钱》,2012年开始,在《钱经》《华夏理财》杂志开设亲子财商专栏。
最近出版的新书《谁扼杀了孩子的财富自由》,从错误的财富教育观念入手,将高深的哲学、金融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教育学理论通俗地融入,帮助家长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找到影响孩子财富自由机会的思想根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40124/8efbbea39f6c504b.jpeg)
2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多元化的信息摄入,给孩子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
面对强大的信息流,孩子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从而进行自己的选择。
陈昱教授认为,带来贫富差距的,不是家庭财富的多少,而是孩子对价值的认识。
价值感的缺失,就会在孩子心中形成一道深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即使到成年后,也不容易跨越。这种长期形成的心理,会形成孩子心中阶层的壁垒。
3
我们都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其实都需要有价值的养。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价值认知?
陈昱教授可以告诉我们,和孩子玩比一比价值的小游戏:拿出家里的两件物品,让孩子比一比哪个价值更高;也可以让孩子在空白的纸上画几个物品,让孩子把价值高的物品做个标记。
陈昱教授还分享了一个叫“时间价值表”的小实践。
这个时间价值表里边,要包含时间,做了什么,价值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些内容。
然后和孩子讨论,做什么事情会增加价值,做什么事情会减少价值。
每天临睡前,和孩子一起总结一下,并填写上:每个小时,自己实现了什么价值。
4
除了培养孩子的价值认知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会价值交换,就是学会花钱。
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是不考虑钱怎么花的,觉得需要就拿来花,从来不考虑价值的增值问题。
陈昱教授在书中,分享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师买房的故事。
建筑师收入不低,但是一直没有买房,他总想着付清全款,买个心仪的房子,可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房价又涨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会花钱,会花钱就让人变得贫穷。要知道所有的投资都是从花钱开始的,花钱能力的高低,会影响财富的多寡。
所以,陈昱教授倡导的财富教育,不是不要孩子花钱,而是在满足孩子购买欲望的同时,带着孩子一起追求价值的增长。
给孩子进行财富管理培养,让孩子学会如何交易,分清需要和想要,甚至去创造更多的钱。
5
无论是哪个行业,创新都是关键的因素,教育中也不可缺少。
陈昱教授说,创新力是一种很稀缺的价值,它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当然也为拥有创新力的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孩子逐渐被“驯服”,在一年一年的成长中,孩子放弃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变成了“乖宝宝”。
如果说要培养孩子的稀缺力,就要让孩子放弃“乖宝宝”的心理,多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遇到事情,多问一个为什么,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
独立思考,就是让孩子不停地构想,不停地创造和突破,从而培养出创造力。
6
除了创新力之外,还有领导力,这个能力也关系到财富的比例。
陈昱教授在书里,分享了她让女儿自己策划生日会的步骤。
第一步,鼓励并和孩子讨论;第2步帮助孩子了解执行关键要素;第三部步帮助孩子一起制作项目表单,并提醒孩子查验结果;第4步为孩子鼓掌。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策划能力,运营能力。
在孩子拥有基本的计算能力后,可以加入财务的预算和结算能力,为下一步进入商业项目的运营打下基础。
这样操作的重点,就是让孩子自主去完成,家长靠边站,做好志愿者、服务者和协助者,时时刻刻为孩子点赞。
7
想要孩子将来成人后财富自由,就要从小进行财富教育。
很多的数据表明,影响孩子财富的习惯和认知,在童年就形成了,并且很容易受原生家庭认知模式的影响。
我们在孩子小时候,不单单要教会孩子存存钱,也要教会孩子花钱。
毕竟,他们长大成人后,面临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价值的交换。
让孩子学会价值交换的方法就是花钱,可以用零花钱让孩子去体验,买什么更有价值。
要知道,所谓命运,不过是被认知模式操控的人生。而财富教育却是可以破解命运枷锁的钥匙。
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改变自己对财富教育的认知,不要让自己成为扼杀孩子财富自由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