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琐忆之《樛木》
——《读诗琐忆》之六
作者:许健
彼为大树,我为葛藟,本篇既言攀附,更言其志。
郑玄笺:“木下曲曰樛。”此葛藟可攀也。
“葛藟”,或者言无名之辈,有与君子相对比之意。葛藟尚且如此,况乎大丈夫,应该顺势而为成就一番功业。后世所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外乎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解读,这首诗也抒发了贤者渴求明主的心情。人生平台最为重要,择良木而实现报国之志、报恩之心,使一切行动有可以着力的地方,亦是一种很好的人生选择。
君子心在高处而不拘小节,本质上区别于曲意奉迎,攀附也并非等同趋炎附势,心正则自然不会陷于歧途。
战国时期楚人李斯等秦国客卿,在其故国穷困潦倒,入秦后被秦君王赏识,才成就了流芳后世的功业,秦国就是一棵樛木。后世像这样得遇明主而大展鸿图的事例数不胜数。可以想见,君子欲施展抱负成就功业,平台是可遇而不可求,有多大的平台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在茫然和无奈中看见大树,君子之幸。然南方之樛木虚眇何处寻也。“南有樛木”,如在水一方的佳人,既是实在的渴求,也是虚幻的理想,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向往,故而咏之。
不同的人,心中的樛木不同。孔子大圣,周游列国不得志,故歌“南有樛木”而多有共鸣。然孔子心中那棵南方的樛木不倒,而是将其上升到非物化的使命感,故有勇气以求传道于后世,知不可为而为之,达到自我人生的圆满。后世不遇良主者,面对人生虚度,亦不甘也,或隐逸,或奇异,如魏晋之士,虽风雅却少益于后世,均不及圣人也。观古今中外,唯有将自己的人生与人类命运、国家兴亡、民族振兴,才是成就辉煌的成就。
普通的人的樛木,或者是一个好单位,有发展空间且收入高的平台,把自己绑到其上(系)、拉着它上去(绥)、把自己投身到其中(荒)、紧紧地抱住(将),把枝叶包住(萦)、和它一起生长(成)。是何等幸福啊,亦应当怀有家国情怀的思想格局和感恩之心。
有人读本首诗直观联想到爱情,或言女求男,或言男求女。然郎有情,妾有意,何必纠结谁是树谁是藤,得其所才是最重要的,人世万事皆是这个道理。
原创图文版权所有,引用请联系。
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610100MJY195590M
联系邮箱:zhiyuan@zhiyuangongyi.or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