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了这本书第一章节中《兴趣是怎样丧失的》和《学科趣味可以培养》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兴趣”一词展开论述的。
吴菲老师在《兴趣是怎样丧失的》一文中谈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像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育”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7064/6cd612b3f5c862dc.jpg)
学生学习的趣味,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就要看老师如何教学。我认为,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要着重抓好两点:一是要抓好对文本的解读,二是要研究学生的学情和老师的教法。
对于文本的解读:
1、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文本的主要内容,编者到底要让孩子知道什么。
2、要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进行重新整合、设计教学过程。只有将教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课堂中驾驭自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教法的钻研:
1、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2、要做到任何活动最终都要落脚到知识的落实上。当然,知识的落实要灵活多样,该放给学生讨论的地方要放给学生,但最终要能够收回来,要有归纳、有总结。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一节课收获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7064/36bc56639f6dbfb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7064/9ac7b5bddb1b85a5.jpg)
同样一节课,有的老师上得津津有味,而有的则索然无味。所以,学习上,一定要对学生明确要求,不要靠唠唠叨叨机械重复,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