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作者: 文大人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7:50 被阅读1次

    5月26日学习了如何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有很多的父母,一起唱歌、游戏,老师温文尔雅,看上去有些纤弱的她却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这半年来,我通过各种方式释放自己,内在压抑多年的情绪,还有生活、工作、人与人交往产生的冲击。我在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去年,加入007后我创建了自己的个人成长品牌:积极链接力。忘记当时是很么触动了自己,给自己搭建了这样一个筐,从此以后,生活中的所有都可以扔进这个筐。

    因为有了这个筐,我的生命开始有了一个框架。

    一年过去了,我的筐里还是有我自己、他人和世界。但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却变了很多。还记得当时跟朋友见面的矫情和悲伤,抱怨和痛苦。

    一年时间的链接,我看到了自己,学会了爱自己家,链接自己,处理那些负面情绪。我也看到他人,尤其是我的家人,孩子,老公,父母。对这个世界,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总是觉得还缺了点什么,这个筐是现实生活里柴米油盐酱醋茶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米和粮。有一些的道理,有一些的体悟,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课堂上我与大家分享我跟自己相处的方式,演讲和写作。我把自己生活中的感触或者情绪说出来,命名,找出解决方案,写出自己的感悟,记录自己的生活。

    老师却说,这是一位理性的妈妈。在有问题或者情绪的时候会跟自己相处。

    另外一位爸爸分享说,他跟自己相处的方式是看到自己脑海中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自己,然后与他们对话,接纳自己,接纳不能接纳。

    有位老师分享她的办法是跟朋友聊天或者看书,找出那些事情背后的规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非常清明和觉知。

    换做是以前,我定会不接纳这些不同的声音,我的心是满的,自卑和自负的。但今天我却很高兴能看到自己的不同与不足。我在学习,学习他人自处的方式。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一个人要学会与自己相处,除了要解决已有的问题和情绪,我们还需要主动建设自己的内在环境。

    主动的建设自己的内在环境,人还可以这样做吗?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的内在一下子扩大了,我一直在进行的链接自己,还有这样一部分内容,我从来都没有想过。

    虽然我说积极链接的能力,但积极也仅限于出现问题之后去救火,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内在环境原来也算是链接自己,与自己相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内在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让自己准备好,面对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面对亲密关系为孩子建构一个温暖有力的环境;面对工作,让自己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面对家人,面对朋友,面对社会,面对世界。

    是的,为了能够做好准备,我需要好好与自己相处,需要主动地建设自己内在的环境。这都需要有意识的自我相处,带着意识,看自己,这段时间都经历了什么,静下心来,不被打扰,与自己产生链接。

    老师推荐了主动建设自己内在环境,一个月内要做的四件事:

    1. 看一场电影。

    让自己从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中跳出来,产生新的体验。

    2. 安静的独处。

    静下心来与自己相处,看看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当下什么样的感觉,触摸自己的内在。关键是主动的在自己没有产生情绪的时候去做这件事。或者冥想、或者打坐、或者静坐。

    3.与闺蜜好友聊天。

    与朋友聊天,与他人的链接,是愉悦和幸福感的源泉。

    这段时间的我带着太多的防御,太多的不信任,太多被伤害的烙印刻在心底里没能够及时疏导,让我不再产生与别人交往的兴趣,以前的我太单纯,被别人利用和伤害。

    也许我可以放下这些,试着与自己相信的朋友去聊天,去建立新的友谊。

    4.郊游,亲近大自然。

    至少半个月就要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不是为孩子,不是为别人,只是为自己,让自己去亲近,以自己的方式去亲近,去感受,去热爱。

    至今依然记得年少时我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泥土、大树,庄家,禾苗,小草,昆虫,那么让人感动。现在我却为了其他放弃了我生命最大的慰藉。

    我在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我在用别人的方式生活,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

    我要的是满眼的绿,泥土的芬芳,是雨后的清新,是大自然的阴凉。

    当我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当我建设好自己的内在环境,我便准备好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儿童是天生的精神贵族,他们天然向往于并敏感于精神,对精神生活有着天然的精神感觉。作为母亲,我能与孩子共享的精神生活---爱是最高的精神。

    当一个母亲带着爱的觉知,带着自己的意识去跟幼年的孩子相处时,这个孩子感受到的精神将是他一生人格的基础。到了小学阶段,带她去旅游,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将成为他一生的文化背景。

    精神生活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是有精神的生命,二是精神的素材,二者的和旋将谱出最美的精神乐章。

    精神的生命就是带着意识和觉知的跟孩子相处。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精神的素材有自然、艺术、阅读、对话和仪式五个部分。

    1. 自然。

    北京周边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以前还从来没有从与自己相处,与孩子过精神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过自然。

    自然永远是最真的。

    谦卑、敬畏、感恩都是大自然能够让我们感知到的。

    2.艺术。

    唱歌,音乐是直达心灵的。

    绘画/诗歌是心灵语言的表达。

    有序的环境,舞蹈,美的东西是能量,是人的一种陪伴和能量传递。

    3.阅读。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跨越时空,能够来去自如,能够七十二变,那就是阅读。

    在一个优雅的环境读书,在图书馆里,书店里找到心悦已久的书籍将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

    4.对话。

    对话是与孩子沟通的渠道。有意识的去倾听孩子,主动构建与孩子沟通的氛围和渠道,了解孩子怎么了,这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以后的沟通搭建的通道。

    陪伴和沟通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方式和渠道就是对话。

    5.仪式。

    一个人每天都可以有有仪式感的度过,有了这样的仪式感,我们便有了稳稳的存在感。

    内心的满足和真实感才会如此强烈。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有了仪式感就有了尊重,就有了接纳,就有了意义。这就是稳稳的存在感。

    我们需要个人生活的意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伴侣的仪式。家庭中的仪式,一家人一起过的节日和重要时刻。

    孩子的仪式,生日,重要的时刻,升学,成长的仪式,这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有了父母的见证和祝福,他会有不一样的存在感。

    创造属于自己的特别仪式,属于自己家庭的家族传统仪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有了仪式,我们就可以有节奏、有序的生活,伴随着仪式我们就进入了新的状态。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o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