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敏
美丽的珠城—蚌埠 摄影陈春森安徽蚌埠位于淮河的中游,历来是贾商云集的商贸重地。她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紧紧地镶嵌在母亲河的裙带上。同时,蚌埠也是一座火车拉回来的城市,她用宽广的胸怀拥抱着前来经商或定居的南方、北方人。因此她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而饮食的多元化尤为突出,东西南北中的美食随处可见,而全国各地的小吃却火热了城市的夜晚。
徐记勾魂面馆在蚌埠工农路上一家不大的勾魂面馆生意一向很好,前来吃面的客人络绎不绝。店老板叫徐向东,是一位精明、干炼、经营头脑灵活的小伙子,他店面设计筒约而典雅,一块“徐记勾魂面的由来,道出了他艰难创业、苦心学艺的故事。
勾魂面是四川成都有名的小吃,在成都锦里胡记勾魂面生意十分火爆,关于胡记勾魂面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清朝顺治时期,自贡有一位盐贩姓胡,买了几斤猪肉,不小心掉在了盐堆里,怎么找也找
不到。后来有一次买家来买盐,在盐堆里发现了猪肉,胡贩子觉得浪费了太可惜,于是就把肉宰成肉沫,做了一锅面条,结果香味四溢,引来左邻右舍一饱口福。过了几年胡贩子由于经营不善,盐场关门了,他自己也一命呜呼了。
胡贩子的儿子学到了父亲做勾魂面的手艺,在街上开了一家“胡记勾魂面”,这也是历史上第一家勾魂面庄,由于味道独特,口感奇佳,生意出奇的好,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由于胡家人的技术不外传,所以四川以外的朋友很难有一饱口福的机会。
徐向东和徐记勾魂面的由来金秋十月,华灯初放。在勾魂面馆里,徐向东忙里偷闲,向我讲述自已学艺引进勾魂面的故事。
徐向东十分勤劳,二十多岁时在上海和昆山做生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总想在家乡创业,但苦于找不到适应自己的项目。九年前,他去成都旅游,在锦里,他被勾魂面所吸引。在蚌埠开家勾魂面馆的想法由然尔生。于是,徐向东试探地和店老板谈了想法,却遭到店老板的拒绝。那时,勾魂面并没有加盟店,勾魂面一向传内不传外。
徐记勾魂面传承了川味勾魂面的传统徐向东是位执着的人,为了学习勾魂面的手艺,他连续几天泡在店里,不断地和店老板勾通。店老板被徐向东的诚意所打动,最终答应收他为徒,把勾魂面的制作工艺传授给了徐向东。
这是承诺,不是广告学成回蚌后,徐向东就开始筹备勾魂面馆事宜,他把良心做面、诚心做人作头经营之道,把传统的饮食文化的宣传带入管理之中,他把自己经营的勾魂面叫徐记勾魂面。徐向东还在店中制作牌匾书写着《徐记勾魂面的由来》,把自己学艺的故事,饮食文化,经营之道书于其中。他秉承传统的勾魂面工艺同时,又刻画出徐记勾魂面的内函。
徐向东和爱人邹林梅邹林梅80后出生的东北人,她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十分阳光。她尽心尽力和老公一起打理的面馆。六年来他们的面馆经营的红红火火,他们的爱情也经营的甜甜蜜蜜。
采访时,店里的一位员工向我讲述了去年发生在店里的感人故事。
去年夏天,一位外地来蚌洽谈业务的客户来到面馆就餐,因走的匆忙,把提包丢在店里,当邹林梅发现时,已不见客人踪影,在服务员和就餐顾客见证下她打开提包,提包里现金有四万多元,邹林梅十分着急,细心的她在提包里看到一盒名片,她就拨打名片上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失主本人。失主赶到店里接过提包,当时拿出2千元钱以表谢意,被邹林梅客气地拒绝了,失主过意不去,买来水果送到店里。
东北人就是活雷锋!!
一样的勾魂面不一样的由来凡是来徐记勾魂面馆吃过的客人,都对徐记勾魂面赞不绝口。一位北方的客人在吃完面后,认真看完《徐记勾魂面的由来》树起大拇指说:一碗勾魂面,让我认识了二座城。
这就是一碗面的魅力
作者与店老板徐向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