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洽是个时髦词,百度百科对自洽的解释是:自洽(self-consistent)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ì qià 。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就是简单的自洽性。
以上解读还是难以理解,反倒是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自洽有了深入的理解。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多元化的时代,许多人都处于焦虑中。而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很多来自不能认识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都是别人说的,想做的都是别人期待他做的。认识自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开始,而对自己认识的完成,最终体现在对自我的接受上。
“自洽”是“三观”中对涉及“自我”这一部分的解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石。《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探讨的正是年轻人面临选择,处理自我与外部关系时积极向内探求的思考路径,告诉读者如何做到自我与内心冲突和谐相处。
作者以个人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从认识自我开始聊起,自我和环境互动,产生了选择;自我和他人互动,产生了关系;我们会把自我投入某种职业,却依然想努力保持自我;最终又要回到自我,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不断学习的好奇心。
认识自我从来都是在选择之中、关系之中、工作之中有所体悟的,也是在锻炼身体和持续学习中不断更新的。
连作者本人都怀疑他是不是个自洽的人,认识他的人说他是个矛盾体,因为他在不同平台、不同节目、不同文章里表现出了不同的样子,不像是同一个人。
这种不同,我感觉似曾相识,不仅仅是我,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确会在不同的坏境和关系里,展现出不同的样子。
这大概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人并没有一个抽象不变的自我,所谓自我都是存在于关系中的,不同的关系映射出了不同的自我。把这些不同的自我认识好、组织好、协调好,就是所谓自洽了吧。
我觉得这就是对自洽最好的解读。
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生活中总有些无奈与困境。
就在近期宁波、北京通报的心冠阳性病例里,我们看到了流调中“最辛苦的打工人”,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的生活轨迹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们是城市里的一块块拼图,撑起了都市的运转,也撑起了一个个热闹城市的繁华。
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在与生活对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自洽的能力,这样才能活的更自在自如一些。
自小到大,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多是教人成功、做人上人。而回归生活现实,住房、医疗、教育,哪一个不是压在普通人头上的大山?疫情以来,有多少人失业,多少人收入锐减……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有些地方,有些行业,内卷严重,卷得实在不行了,有些人干脆躺平。
我不会鼓动大家躺平,做条咸鱼。人这一生,还是要坚持工作、坚持创造,要追求一些、实现一些。但内卷和自洽,这两种心态,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内卷把人分成两种:赢家和输家;自洽却在输赢之外,看到了人生还有一种温和的、多彩的地带,那就是平凡。我也见过许多“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他们都有相似之处:全力做好一份工作,靠自己的收入独立生活,拒绝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也尽量不给别人添堵添乱。量入为出,选择自己能承受的,并认真喜欢自己的选择。有一些发自真心的小爱好,能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结交朋友的方式,不是看谁更成功、更受欢迎就接近谁,而是安静等待真正的同类。
须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么,最需要你认真计划的,就是如何让这平凡的一生,充满欢乐、勇气与爱。也就是说,终其一生,我们都需要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搞得好,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生的视野和格局就会日渐宽广;反之,缺乏自我教育的生活,难免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干瘪,只剩下蝇营狗苟,忙忙碌碌,正所谓“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不仅仅是教人上进之谚语,更是教人怎样活得更美好的秘籍,你读懂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