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红柳花开

作者: 花雨凤飞H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20:41 被阅读0次
图片手机自拍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长眠着我的姐姐。

整个家族,离世的人,都在农田旁边,盐碱地上,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妯娌。

还不到一年,坟头上,芦苇,长了有两三尺高。

圈起的"院落"外,西面,红柳花,开的热烈。

季节到了,花就开了,芨芨草,芦苇花,耐旱植物,历来内里坚强。

中元节前一天,来新坟祭奠。

人多,车多,水果,蔬菜,肉食,特别丰富,供桌上,挤的满满当当。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亲爱的姐姐,是离世的亲人,在贴心地活着。

两个女儿,都哭了,上初中的大孙子,规矩地跪在那里,九月才报小班的孙女,跑来跑去玩耍,她只知道,外婆走了,再也没看见过。

也劝慰孩子,孝心尽了,别再难过,好好过日子,才是妈妈最想看到的。

生死,枯荣,从古到今,一直在发生,谁也阻止不了,谁也奈何不得。

心里,历来主张,要么,痛痛快快地活,要么,干脆利落地去,不折磨孩子,不折磨自己。

如果油尽灯枯,走,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

你看,田野里的包谷,穗子都黄了,不日,就要扳了。棉桃过一段,也要咧开嘴,露出洁白棉花。

当季蔬菜,水果,在秋阳下,快速成熟。

人,在变大同时,也懂得,光阴似箭,抓住眼前。

在我们敦煌,不管多忙,到了清明,七月十五,都要祭祖,这是辈辈人,口传身教的结果。

吃水不忘挖井人,养育之恩,终身难报。

从小小孩童,到白发老者,都自觉遵守,从不违背。似乎,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天地,父母。

这是绵延千年的乡风民俗,是教育后辈重要课程,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尺度。

物质条件,尽可通过劳动,得到改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学习,丰富提高。

站在故乡,极目远望,天地高阔,道路通达。

变化太大啦,不由感叹。

那好看的红柳花,任微风轻轻抚摸,芦花再过些日子,也会满天飘飞,这些自然的精灵,无言无语,只用行动,表达它的红花绿叶,全盛时期,也不避讳,岁岁枯荣,这一事实。

个人多么微小,生命繁衍不息,能够成为宇宙中一份子,该是多么幸运。

牢记,健康时,不辜负光阴;抱病时,要善待自己。

愿山河无恙,人人皆安。

2021.8.21.(农历七月十四)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创!

相关文章

  • 又见,红柳花开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长眠着我的姐姐。 整个家族,离世的人,都在农田旁边,盐碱地上,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妯娌。 还...

  • 忆往事·又见红柳

    当年也曾近株前 俯身凝视好嫣然 大漠千里凄凉处 一簇红柳尽欢颜 (图片转自Q友空间)

  • 红柳花开了

    七月,狮泉河畔的红柳又开花了,水鸟在河面时而低飞觅食时而翱翔展翅,鱼儿在河里欢快地跳跃着欢唱着,羊儿安详地吃着草,...

  • 又见花开

    樱花好像一夜之间炸开了。那冬天里看起来像枯死了一般的树枝,一定有着最敏锐的听觉视觉和嗅觉,它们听到了春天轻...

  • 又见花开

    春雨落 夜微凉 江面又沉 一轮明月 故人笑 耳边辞 涟漪又起 两行青泪 寒光俏 茶花浓 举杯又饮 几断愁肠

  • 又见花开

    每年初夏 你如期而至 没有那倾世容颜 平凡的让人只是瞥一眼 而我 深知你的赤诚、热烈和奉献 小辈们常语 弃这穷乡僻...

  • 又见花开

    小院的花园里有几株芍药,傍边依傍着几株牡丹花。每年的这个时候,芍药总是先于牡丹吐出新蕊,硕大的花骨朵饱满的傲立园中...

  • 又见花开

    !文~沙沙 雨后的小院格外清新。雨,早已没了踪影,只把那晶莹剔透的水珠留在了茂盛的树叶上,让那密密麻麻的叶子显得更...

  • 又见花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 又见花开

    一进总局大院,迎面而来的就是各种香香甜甜的各种花香,抬眼看去,杜英已花开满树,一束束风铃般,摇曳着 站在树下,迎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红柳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lq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