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人物之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实都是因为一句“以勤治事”。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这不仅是为官之道,亦是为人处世之道。
「身勤」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身勤”,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曾国藩:“五勤”做人,“五勤”做事「眼勤」
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刚好曾国藩散步归来,对李说无需召见,并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曾国藩:“五勤”做人,“五勤”做事「手勤」
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手勤”,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推荐添加陈安之微信:caz8755 ,从此你的人生便多了一位成功教练!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曾国藩:“五勤”做人,“五勤”做事「口勤」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口勤”,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偏向绿营。
但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勇,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还特意拜访了骆秉章。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曾国藩:“五勤”做人,“五勤”做事「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古人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远大的志向,有非凡的见识,但是要成事,最后还是要看行动。
行动上努力,一个人的志向才能不会流于空谈。
曾国藩天分不高,却能创立湘军、平定叛乱、开办洋务,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
他年轻的时候立志向学,每日读书不缀,后来行军打仗,哪怕在行军的帐篷里,他每天也都会抽时间来看书。
他给自己订立规矩,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之日起,每天做“日课”(检省自己的日记),这个习惯他坚持到去世的前四天,可谓几十年如一日。
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谈到“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为有恒为主。”
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你只要一点一点去做,一步步去走,这个世界定然不会亏待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