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抗日时的满洲小孩儿 小说(一)

抗日时的满洲小孩儿 小说(一)

作者: pipi1999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14:20 被阅读0次

前说:《马关条约》签完,中日两国老百姓没以为的那样立刻结仇。日本上层自知没力量并吞中国,开始炒作“日清提携,复兴黄种文明”的概念。从1898年开始,日本政府自掏腰包请中国学生留日,后来很多抗日将军毕业于日本军事院校,皆因这段历史。1898年至1907年间,被称为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秋瑾写下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名句,赞美日军勇敢。日俄战争日本是胜利方,损失巨大,伤亡了十万人,冻死了十万人。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损失了黑海舰队,伤亡兵员不多。1906年,中日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在这场会议结束后,日本全权代表小村寿太郎说的一句话很能代表日本人当时的想法:“此次我抱有绝大希望而来,故会议时竭力让步……不料袁宫保(袁世凯)如此斤斤计较,徒费光阴,独不见大局。”最终这件事儿多大程度上成为了两国此后半个世纪为仇的基点,不好考究,石原莞尔这些主张清华的日本军人,却都是日俄战争前后出生、长大的一代人。(以上文字借鉴自海边的西塞罗的文章)

《抗日时的满洲小孩儿》

 

日本人要枪毙孙柱子,是小胖说的,他爹是联队长秋田太郎的翻译官。

枪毙了,人就死了,魏波八岁,吓的脸煞白。

孙柱子是魏波没出五服的表哥。吃饭时魏波老咬筷子,小孩有心事就这样。他拿不准和不和爹说,还是说了。

魏家福是屯长,和老婆毛凤喜大眼瞪小眼。毛凤喜紧张,说:“你这听谁说的?”

魏波说了小胖。

毛凤喜顾不上吃了,说:“波儿,靠谱不呵?”

魏波答不上来娘的问题,说:“小胖说他爹说的。”

那一准是真的。魏家福说:“先吃饭,回头我问下。”

毛凤喜心神不宁,说:“前些天来,柱子没说他来干什么。”

魏家福没吱声。吃过饭他出去了,晚上八点多回来的。

外头大雪纷飞,魏家福像只大白鹅,进来了。

毛凤喜拿笤帚给他扫上身的雪。

魏波听见动静,从里屋跑出来,站在一边儿。魏家福看看他们说:“是要枪毙柱子,他是国军东北纵队的交通员。”

毛凤喜瞠目结舌,说:“这怎么会呀?柱子不像是干这个的人啊,不会弄错了吧?”

魏家福回答不了,坐下喝茶,看着呜呜响的炉火。

毛凤喜叫魏家福赶紧想法救救柱子。

魏家福找过警备队长老蔡了。不好办,秋田太郎布了局,等着抓给孙柱子说话的人。老蔡说:“日本人脑子都他妈有毛病,想事儿一根筋,谁他娘还没个朋友?不过,柱子的事儿你还是不要伸头。”

毛凤喜急得眼泪下来了。魏家福琢磨了说:“这样,告诉你表姑,叫他们出面去求日本人看看,他们是一家人,这么做理所当然。”

大人说话,不叫小孩插言,魏波哆嗦,说:“他们杀柱子哥,不告诉表姑奶奶吗?”

魏家福看看儿子,日本人的事儿他拿不准,他们毕竟是日本人。

孙柱子家是游牧猎人,跟季节走,一会儿住山下,一会儿山上,找他们不容易。

魏家福说天亮去找找看。

晚上山里狼多。山里人睡的早,冰天雪地,零下三十几度,最温暖的地方是被窝。屋子的墙是空心的,火从灶台经过空心墙,全屋给热包裹着,屋内暖和。

毛凤喜把几块木头塞进灶眼里,保证一夜不冷。魏波蹲在灶台边上。毛凤喜说:“去睡吧。”

魏波怕爹不救表哥,说:“妈,咱们要救表哥呵。”

魏波的眼泪给炉火映耀着。毛凤喜说:“爹和娘会想法子,你去睡觉去。”

魏波去自己屋了,他住偏房,脱了衣服,钻进被窝里,炕很热,暖和的打激冷。娘每天都给烧的很热。

魏波喜欢表哥,表哥会讲笑话,讲《水浒》故事。

魏波想明天他要和爹去姑奶奶家。热被窝容易睡着了。等睁开眼,天已经大亮了。魏波穿上衣服跑出来,妈在炉子边上坐着。魏波说:“娘,俺爹呢?”

毛凤喜说去姑姥姥家了。魏波跑到门口,透过没结上冰的玻璃看外头,没看见爹,说:“娘,俺爹走多久了?”

毛凤喜说:“大半个钟头了,洗脸去,吃早饭。”

魏波去了茅坑,后悔地哭了。茅坑很冷,往常怕冻屁股,能不拉屎就不拉。娘会给他马桶,叫他自己在屋里解,再倒掉。魏波不想叫娘看见他哭。

魏波提裤子往屋里小跑去暖和小屁股,小胖在院门口喊他:“波儿。”

小胖从他爹那儿得到了最新消息,日本人十点要在断头崖枪毙柱子。小胖说:“你想不想去看看?送送柱子哥啊?”

魏波傻了眼,爹赶不上了,告诉柱子哥家,也来不急了。魏波眼泪汪汪,不敢想他看着柱子哥被日本人打死,又想见哥最后一面,说:“那你等我吃完饭。”

毛凤喜心神不定,看见小胖,说:“胖儿,日本人什么时候枪毙柱子啊?”

小胖不知道魏波和没和他娘说,看他。

魏波说:“这个不知道呢。”

小胖就没说枪毙的事儿,怕毛凤喜不叫魏波出去了,又怕娘知道了大哭起来。

两个默契的小孩出来了。

白山黑水,到处白皑皑。

断头崖是个刑场,清朝就有了。小孩们平时不敢去那儿玩,魏波和小胖显示自己勇敢,特意去过,都是白天,晚上再勇敢也不敢去。

魏波难过的厉害,说:“枪毙柱子哥,是他杀日本人了?”

小胖也不知道,很多事儿是他爹石铎泽说话时他偷听的。好像是日本人想知道什么,柱子不说,就枪毙他了。小胖说:“要是他说了,就没事儿了。”

柱子哥是这样的,他小时候就牙犟,大孩子揍他,问他事儿他不说。魏波那会儿更小,吓得直哭。

小胖和魏波到断头崖比日本人早,躲进早先刽子手休息的屋子里了。屋子成残垣断壁了,离枪毙人的断崖处有一百米远。

天很冷,好在有太阳。

东北小孩穿得暖和,和狗熊似的。藏了没一会儿日本人真出现了,有骑马的,骑摩托的,十几个人。魏波和小胖紧张,盯着看。

秋田太郎骑马,孙柱子坐在摩托挎斗里,裹着件破大衣,脸上有伤痕和血。魏波多愁善感,眼睛红了。小胖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到了断头崖处,日本人下马的下马,下摩托的下摩托。两个日本兵往这边儿看,走过来了。

魏波和小胖使劲儿把身子往下压。日本兵站在远处看看,回去了。突然响起了枪声,吓得小胖和波儿捂住耳朵,接着手榴弹爆炸了,枪声响成了一片。

等枪声停了,俩小孩伸头去看,日本人有倒在地上的,有骑马去追的,哇啦哇啦的喊话。

看入迷了,魏波和小胖叫日本兵发现了,被呵斥出来。小胖赶紧举起手来,魏波也举起来。秋田太郎惊讶地看着他俩,说道:“你们什么的干活?”

小胖不敢说来看行刑的,害怕日本人知道从他爹那儿听来的消息枪毙了他爹,说:“俺们,俺们来玩儿的,碰上了。”

魏波赶紧点头。他俩被带回去了,两人坐一个摩托斗里。魏波看了眼雪地上的血,特别红,凝固在雪上。

两个小孩,日本人不那么重视。到了营地,关起来,叫大人来领。

石铎泽听说了,赶紧来了,和站岗的打了招呼,进去冲他俩吼道:“八嘎,你们什么的干活?”他先吼半拉日本话,用中国话小声说:“怎么回事儿?”

小胖把经过说了。

石铎泽吓一跳:“这话没和日本人说吧?”

两个小孩都点头,小胖说:“俺们说在哪儿玩碰上了。”

石铎泽说:“千万不能说,一说爹死啦死啦的了。”

孙柱子被劫持,说明有人走漏了消息。石铎泽紧张,他大舌头,喝多酒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石铎泽去找秋田太郎。秋田和参谋官小野真在嘀咕谁走漏的消息,石铎泽进来一说抓的俩小孩一个是他儿子,一个是魏家福的儿子,秋田和小野面面相觑。

日本人没中国人机灵,也不蠢,秋田说:“你说了孙柱子处死的事儿,小孩去看热闹的干活,是不是,嗯?”

秋田太郎和小野是满洲当地长大的,会中国话,他们整天和本土来的日本人在一块儿,中国话说的带日本味道了。

石铎泽冒汗了,他不能把这事儿推给俩小孩抗,说:“孙柱子被抓后,他家里托人叫我找队长说情,我回绝了。小孩八成听见了,跑去看热闹。”

小野说:“谁找的你?”

石铎泽说:“孙柱子的亲戚。”

实际是魏波娘,他没这么说。

有马蹄声传来,一个班长进来报告,孙柱子被打死了,尸体带回来了。

几个人出来,两个士兵把孙柱子从马上解下来。孙柱子脑门正中挨了一枪。

秋田哈腰看,说:“谁打得这枪?”

六个日本兵没吱声的。

秋田说:“铎泽君,你看呢?”

石铎泽看了尸体,是孙柱子无疑,秋田的问话把他问懵了,说:“好枪法,立功的干活。”

秋田太郎再说话,石铎泽才知道自己多蠢。秋田看孙柱子脑门的上的伤口,孙柱子他们在前边跑,日本马队在后边追,怎么开枪也不能打中孙柱子前额,孙柱子是叫他们自己人或别的什么人打死的。

石铎泽不佩服秋田太郎不行,恍然大悟后伸出大拇哥,说:“队长英名,英名。”

小野一样,也笑着伸大拇指。秋田叫传令兵把石铎泽儿子和屯长儿子放了。

小胖和魏波跟着石铎泽出了联队的大门,就看见魏家福和屯子的管事儿老武头往这边来。

石铎泽不想和他们多说话,说:“你们去吧。”自己回联队大院了。

魏家福、老武头来救孩子的。现在没事儿了,几个人一起回屯子。魏家福生气,说道:“你俩怎么回事儿?”

魏波和小胖把上午的事儿说了。

老武头奇怪,说:“日本兵抓你们干什么?”

小胖说日本人想知道我们怎么知道今儿枪毙柱子哥,说:“是我爹说的,我是偷听来的。”

魏波说:“我想见表哥。”

魏波和小胖不知道孙柱子死了。魏家福也不知道,说:“谁救的柱子?”俩小孩摇头。

屯子在前边了,魏家福说:“你们去吧,别到处乱跑了。”他和老武去祠堂大院了。

毛凤喜正坐卧不安。上午给联队做饭的伙夫老王跑来报信,说波儿和小胖叫日本人抓了,关柴房了,为什么事儿老王不知道。毛凤喜跑到祠堂和魏家福说了。老武说:“有石铎泽的儿子在里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儿。”

魏家福和石铎泽为给日本人当翻译的事儿闹得不愉快。魏家福对日本人没有特别歧视,魏家福想办所学校,叫石铎泽当老师,石铎泽选择了给秋田当翻译,两人疏远了。直接冲突没有,平日里回避的多了。

相关文章

  • 孙犁抗日小说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在中国上世纪40年代,孙犁在延安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被称之为“抗日小说”。孙犁的抗日小说有鼓舞抗日军民的...

  • 【连载】抗联秘史之赵尚志01——黄埔问题生

    章节目录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本文用诙谐幽默的笔法记述了抗日英雄赵尚志的传奇一生,从早期的求学黄埔到后...

  • 小说‖小孩儿

    “喂!那小孩儿,你拿了什么!要给钱的……”一晃眼儿,老板娘只见一个小孩儿拿了自家摊位上的东西飞快跑走了,等她放下围...

  • 《伪满洲国》读后

    今天在地铁上读完了《伪满洲国》下册。 这本书在作者迟子建心中的分量很重,是叙写伪满洲国的历史小说填空之作。写作基于...

  • 多数普通人只关注于逃离眼下的围城——读《围城》有感

    最近看了几本书,《围城》,《活着》,《平凡的世界》。很巧的,小说背景分别是抗日时期,抗日时期到文革时期,文革时期。...

  • 为什么姑姑在河南一带叫ma,ma

    河南一带的小孩儿经常叫姑姑ma,ma,与“妈妈”同音。这是为什么呢? 老一辈人说这要从抗日那个年代说起…… 在河南...

  • 照片上的小孩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心里想: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孩子太苦了。生存下来的都不简单。 那个小孩儿非常艰苦,失去...

  • 徐家大院一06小红被奸 少爷学艺

    徐家大院(长篇小说连载) 06一小红被奸 少爷学艺 徐 宏 八年时间,徐家就象“八年抗日”一样...

  • 小说 | 从前慢

    1 1937年,农历丁丑年,同时也是民国二十六年,伪满洲国康德四年,日本昭和十二年,越南保大十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

  • 一本严肃的穿越抗日小说

    今天讲一部穿越到抗战时期的历史穿越小说《驻马太行侧》。 不得不说,是一本很精彩的小说。推断还是比较合理,没有大开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日时的满洲小孩儿 小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sy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