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出现儒教,中国和整个东亚的面貌当然将彻底重塑。
没有了儒教的行为准则、社会纲常和人生意义系统,作为一个文明体的中国和东亚,势必要接纳一种其他的意义体系。
它一定不如儒教吗?未必的吧。
这个脑洞就到此为止。你自己想去吧。我素来胆子小,被封过后胆子更小了。涉及咱们命根上的东西不敢碰。
但我们只要把脑洞移一移,移出国境,就怎么瞎讲都没事啦。
比如说说印度阿三兄。
想下,如果印度没有独立,历史将会怎样。
如果没有甘地们史诗般的伟大努力,殖民时代的印度是不是会有可能继续保持、并试图得到大英帝国的国会席位,进而参与大英帝国的中央政治的进程,而不是谋求独立。
这与2000年前被恺撒征服的高卢,甘愿屈服于罗马帝国之下,并逐步到能参与罗马帝国的中央政治(很多高卢贵族开始进入罗马元老院、甚至还出现过执政官)的过程将很相似。如今高卢地区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涵盖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西北部,也就是西欧的核心。可见,屈服未必是差的选项。反之,要找些拼命独立但至今陷于混乱、贫穷、甚至战乱的国家,都不需要我开单子,全世界200个主权国家和地区,我毛估估可以占到近半数。
回到正题。
如果印度的历史也以这样的进程(古罗马治下的高卢式)铺展的话,可以想见,印度将更快更全面的融入大英帝国进而深入的影响甚至重塑大英帝国。不要忘了,比之当时高卢,印度更具两点明显优势:1、人口数量,高卢当时的人口可能与意大利本土的相差无多,而印度的人口数量远超英国的本土人口,2、文明历史,高卢在被征服前是未开化的蛮族,农耕文明才刚开始。印度则是文明古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只是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相比陷入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落后,但超大规模兼具悠久历史的国家,生命力是极其强盛的,几个世纪落后之后积蓄潜藏的后劲更是不可小觑。
而大英帝国与印度也是倾心不已,印度当时在大英帝国殖民地版图中,因市场巨大、物产丰富而拥有卓绝的地位,一直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这可比当年高卢在罗马帝国征服地中的位置高得多。
综上,印度很有可能在政治领域突破后,以自己的人才优势迅速扩大参与大英帝国政治事务的程度,而这又反过来会反哺印度社会的发展,并激励和培育更多印度人前往不列颠岛。
随着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世界,英国必须要给没有独立的殖民地以符合现代民主精神的名分,那么除了残留在民众内心的种族歧视,印度就会拥有与英国人近似或相同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参照如今黑人或其他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中的参与度,而印度高种姓人群本就是雅利安人种,实际都是白种人)。几代人之后,出现印度人或印度裔担任英国首相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现代欧洲极为盛行的种族平等、人权平等的思想下,印度将以压倒性的17亿多人口优势(要知道,如果印度不独立,那印度的范围可不是如今这点,还有加上巴基斯坦的2亿人口,和孟加拉国的1.6亿人口),历史悠久的文明传统(整体来看印度和英国的历史,印度才是那个落魄的贵族,英国只是刚刚暴发户啊),或将对英国和英联邦世界形成俯视性态势。
届时到底是谁殖民谁,光就这么想想就极有趣啊。
当然,最后还是要抬出那句俗套的话,不然没法安慰睡觉——历史不能假设。
(以下照片摄于2015年印度旅行期间)
————————
无法随心所欲。
毕竟世界不是我创造的。
除了在这。
【小溯】
47 |诗 | 几个人
41 |诗 | 最后的战斗
一日湿叨34诗 | 牧羊人
一日湿叨30 |诗 | 小夜曲
一日乱叨20 | 一个房子的价格里,包含了一座城市的所有特质
一日湿叨17 |诗 | 啦……她还在开吗
一日湿叨7——诗 | 英俊的释迦牟尼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