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参加了第一次静观自我关怀课程,本身了解到海蓝幸福家的时间不长,参加课程也是带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态去的。课上译文老师说把这次课程当成一次充满探险的旅程,做一场关于自己的试验,很喜欢这个诠释。因为了解不多,不带任何评判和过多的期望去参加,只是享受当下大家坐在一起静观自我的时刻,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练习,静待花开,看最终会收获一些什么。
今年开始意识到照顾好自己的重要性,到底如何照顾好自己呢?通过逛街购物买买买可以获得暂时的物欲满足的快感,通过吃吃喝喝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通过看一场电影去领略不同的人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及别人的故事带来的感动,通过运动感受身体能量的恢复。。。。。。一直在探索,哪些事情可以让自己感觉更好。终于发现,有一段专属于自己的时光,做点给自己赋能、让自己轻松愉悦的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
第一次走进这样的课堂,第一次跟随老师的引导做闭上眼睛呼吸冥想的练习(这些练习是不是就是网上说的冥想练习?我还不清楚。。。)。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本身的氛围充满了包容和接纳,大家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好像又并不陌生,分享一些内心的想法,就像跟最好的朋友聊天,本身就很疗愈。
第一次课,强化了自己对于自我关怀重要性的认识。自我关怀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静观觉知(即允许痛苦的存在,并与之同在。我理解是觉察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愉悦的或者痛苦的,都一一觉察到);第二个是共同人性(把我们的经历当成更大的人类经历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或不正常的,认识到生活本身是不完美的。我理解的是告诉自己,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第三个是自我友善(即关怀自己、安抚自己,而不是苛责评判自己)。
关于觉察,我开始试着关注和体会自己的感受,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而不是抗拒不好的情绪的发生,接受它的存在。关于共同人性,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尽量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大家都是这么过的,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似乎做起来并不难。关于自我友善,我通常特别容易自责,工作和生活中对别人比较包容,但对自己却容易苛责,潜意识里面容易觉得这可能就是我的问题、我怎么又没有做好等等这样的想法。有时候似乎有强迫症一样,容易为还没到来的事情焦虑,或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反反复复去想,会不会哪里又没做好之类的。越来越意识到照顾好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行动上要对自己好一点,比如多做一点照顾自己的事情,但潜意识里还是很容易自责,这一点尤其需要改变。
有一个新的体验和认知,那就是关怀自己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在需要时安抚自己的身体。第一次做安抚自己的练习,闭上眼睛让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然后跟随老师的引导轻轻安抚自己的身体。老师有一个比喻我觉得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像对待自己的小宝宝一样对待自己,做自己的妈妈。想到这一点,内心深处顿时温柔了很多,想象自己环抱着一个婴儿。平时对自己的小宝宝特别有耐心也很温柔,给她毫无保留的爱,如果能把这种爱给到自己,我想真的会是一种最好的关怀。
当你觉得情绪不好的事情,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安抚自己,那就是温柔的拥抱和抚摸自己,把手放在胸前感受手的温度。身体只感受到的温度和关怀起反应,就像婴儿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样,皮肤非常敏感,触摸会让人感到安全,并安抚不好的情绪。这是放松触摸练习引导之前的话,专门摘录出来,希望可以强化这方面的意识。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新的体验,群里面很多人分享静观练习时的感受,似乎已经很多了,但刚开始练习的我,确实没有多大的感觉。只是觉得比较放松,然后昏昏欲睡,还没有什么领悟,也还不能通过练习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是身体上的放松。
每天练习,练习八周以上才会有感觉,那就坚持试一试吧,即便只是身体的短暂放松,我想也还是有益的。先听着音频做,然后慢慢丢掉这个拐杖,学会随时随地静观自我,看看会带来什么。
期待中
静观自我关怀第一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