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十五)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十五)

作者: 东风满树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2-23 16:21 被阅读0次

第四节 刻易练习:破解难题的万能口诀

我上学时觉得别人学习好是因为人家聪明,因为见班里的学霸跟自己一样也没有那么努力啊?如今女儿上小学高年级了,平时没有出去玩,只有周末才带她出去玩一下,看时间似乎都花在学习上了,看效果却不高效,我知道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也就是我学习这本书的目的。

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人缺乏指导下的努力,都属于“天真的练习”,即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改善表现、提高水平。这种只靠持续重复的埋头干,与正确的方法相去甚远,“正确的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设定“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

我的女儿小时候也练琴,可是上课愿意去,但是练琴却不喜欢,因此因为练琴我们总是发生冲突最后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放弃了。如果当时学习了这本书,掌握了正确的练琴方法,孩子就能多一个兴趣爱好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要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以上四点就是刻意练习的四要素。

作者说他女儿练琴时,她妈妈会要求她把新学的曲子弹10遍,只要次数够了,任务就完成了,现在他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改变了女儿练琴的方法: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的弹三遍,不出错就算完成任务(目标具体清晰)。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就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如果不这样要求,孩子就会一遍一遍地弹自己熟悉的地方,难的地方就一带而过,中途还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停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低效。

有了清晰、专注、反馈、匹配这四个关键词,我们就有了破解难题的万能口诀。

从现在开始,只要遇到学习困难,我们就可以拿出这个口诀来一一对照,相信绝大多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大多数人眼里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大的法宝,拥有他们便别无他求了。然而这是一种短见,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学习高手,还应该继续强大内心,就像一位剑客仅仅知道剑招和剑术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低层次的技法,真正的高手一定会掌握更高层次的心法。

现实中的成事规律也是如此,比如“黄金圈法则”就揭示了这一点。它把思考和认知分成了三个层次: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和做什么(what)。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其次是怎么做,即知道如何做这件事;最后是做什么,即知道这件事的基本概念以及具体应该做哪些事。

就学习而言,我们已经知道“三个大脑”“七个小球”“一对翅膀”等概念,这些属于学习的What层;我们也掌握了“清晰、专注、反馈、匹配”等方法,这些属于学习的How层;但我们还没有真正深入学习的Why层,去认真思考“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等高级主题。

“为什么”永远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收拾行囊,继续向学习的深处进发吧,因为只有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上真正想通了,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学习原动力,才能让这些学习技法发挥最大的威力。

相关文章

  • 读书小结

    时间4.1-4.10读完《认知的觉醒》《活着》《父母的语言》《被讨厌的勇气》。 只有《认知的觉醒》写了读书笔记,其...

  • 觉醒

    《半生缘》读书笔记 16。 Day 16,Page 288 - Page 312,第十五章。 主题:曼桢的觉醒。 ...

  • 阅读《认知觉醒》笔记十五

    1、 如何才能获取心智带宽呢?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持自我觉知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 元认知能力原来竟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100/365《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 《文案觉醒》读书笔记:认知

    一气呵成地读完了《文案觉醒》,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愉悦的新媒体对话,佩服作者对新媒体的高度认知,格局之宏大非一般人士企...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这是我最近最爱读的一本书,每个章节都看了很多遍,细细品读加上实操,受益匪浅。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前两天终于读完了《认知觉醒》,感受很深于是我又重新开始读这本书,并且要做好笔记和记录思维导图等。 之所以觉得这本书...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最有感触的一点: 我们成长的规律是在舒适圈边缘成长。 比如阅读,不要太在意形式上的内容,好像一定要每本书做思维导图...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写这篇读书笔记是缘于《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费曼学习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而且要讲得简单...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这本书我读了十个小时以上。 很喜欢这本书。 书中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值得一读再读。 我想详细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读书笔记(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z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