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魏晋南北朝是乱世一点不过分,三百多年,从三国争霸、曹氏建魏、司马氏篡权建立西晋到“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那不是一般的乱。
西晋时期,司马氏为了服众,高薪聘请名士出来做官。但是有些崇尚礼法和风骨的知识分子们不买司马氏的帐,坚持操守,拒绝出来做官,就成了司马氏家族杀戮的对象。这时,生死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也许是名不正言不顺老天也看不下去,司马氏家族遗传基因不好,生了好几个弱智儿子,再加上当时的门阀政治,司马氏当政期间,只有两任皇帝说了算的,其他都是傀儡皇帝,由王谢两家掌控实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仅从这两句还想象不出王谢两家的势力,要知道这两个家族的人想要当皇帝易如反掌。
在西晋和东晋之后的南北朝也没有好多少,国家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拓跋氏带领鲜卑族融入了华夏文明,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正是这个举动,使华夏文明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的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一直绵延不断传下来,让中国成为世界谈之色变的一个民族。
在这战乱不断的四百多年里,越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和影响力的文学家和名士们,越是处在矛盾和纠结痛苦之中。如果妥协,他们的精神底线所不能容;如果坚持做自己,就要遭受杀头的命运。
在这个背景下,佛教和道教兴起,人们开始从无为、洒脱、超脱现实的道教和佛教中寻找寄托。玄学兴盛起来,文人穿着宽衣大袖,饮酒佯狂,盛行清谈。喝酒嗑药、及时行乐开始成为社会风尚。于是,文学方面就出现了生死主题、求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