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学习《管子》的四维
四维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 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 ,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四种维系国家稳定的原则
国家必须具备四条维系稳定的原则,第一条原则被国民抛弃了,国家就会倾倒;第二条原则被国民抛弃,国家就很危险了;第三条原则被国民抛弃,国家就被推翻;第四条原则被国民抛弃,国家就会被消灭。国家倾倒还可以扶正,危险还可以重新转为安全,推翻了还可以重建,被灭亡了就再也不会存在了。
那么,这四条维系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条叫做礼节;第二条叫做正义;第三条叫做廉洁;第四条叫做知耻辱。
礼貌不能超过节操;正义不能由自己来定义;廉洁不能掩盖罪恶;耻辱不能顺从错误。
因为不超越节操,所以高贵的地位就安定。
不能自己定义正义,百姓就不会使用奸诈的方法来充当正义。
不掩盖罪恶,人们的行为就实事求是。
不跟随错误的行为,那么邪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这四维,今天的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为不熟悉周朝的礼仪道德和法令制度。所以,我们来介绍一下,方便大家理解管仲的治国理念。
管仲说的礼,是周朝的一本法定书籍《礼记》,是周朝建国者们编订一部规范国民行为准则的法典。上至王下至民,衣食住行都有相应的标准。国民不能违背。违背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比如在学习方面,《礼记》有这么一段要求“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就是说:虽然有美食在面前,不去尝试一下不知道这些美食是否对自己身体有好处;虽然有非常高明的道理,不去尝试学习一下,不知道这种道理是否给别人带来好处还是坏处。所以,我们总是去学习了才知道不够好的地方,教育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明白。知道不够好了,这样我们才知道回头,知道自己不明白的知识,这样才会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学习和教学各占一半”。它说的就是上面这个道理吧。
看,这就是礼和节。其实礼就是理。节就是限度。明白自然,社会,人的道理,并遵守一定的限度,就是礼节。比如父母对待孩子,孩子对待父母。如何做才能彼此愉悦。做到彼此愉悦就是度。比如上级领导下级,下级对待上级。如何做到彼此舒心,做到彼此舒心就是度。这些要求都是双方付出和收获的。不能只是一方付出一方收获。这就是限度,就是节。
正义,来自于公众的认同和评价,不是由某一个人自己来定的。如果一个人能自己来定义正义。那么就没有正义了。
廉洁和耻辱感,古代要比今天要更为狭隘一些。因为物质还不十分丰富。所以要求要比今天严格。
今天我们学习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