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到宿务时,一出机场,便看到了这种交通工具,当时的感觉就是:天啊,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交通工具!没想到,我现在还真有点喜欢上它了,因为:亲民。不光如此,孩子们也喜欢,因为:拉风。我女儿就曾说过,它跑得像火车一样快!
那么,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它就是宿务街头随处可见的Jeepney(吉普尼)!
漂亮不?刚来时,还专门跑到街上给它拍照,那时,只是把它作为一大景观,并没有体会到它的其他优点所在,随着慢慢深入了解,竟发现它不少好处:
一是上下车方便。这一点相当于我们八十年代那种“招手停”,只要你有需要,随时可以上下车。而且下车时甚至不需要说话,只需敲一下车的顶棚,或者用硬币敲一下金属拉杆,还有的当地人会用嘴唇发出一种类似“波”的声音,也代表下车的意思。当然,也有人会说下车,但用的多是菲律宾的当地语言(类似于:sgaler)
吉普尼也是有站点的,在谷歌地图上可以搜到,如果你刚到这里,不知道去目的地坐哪个车的话,在地图上搜一下就知道了。
车身标识线路代号,以及起始站、终点站二是价格实在。坐一次吉普尼只需8比索(相当于人民币一元多点),这还是涨价以后的,原来只需7比索。不过它也是阶梯计价的,10站以内是8比索,后面依次增加,最高是20或22比索,路线不同,最高价也不一样。上次来的时候,我不知道有阶梯价,还以为7比索可以随便坐,有一次坐过了站,索性多坐了一段,也算是熟悉情况,实在是有些汗颜。
吉普尼对以下三种人员会有20%的折扣,一是学生,二是老年人,三是残疾人。不过很少见残疾人乘坐吉普尼的,毕竟空间太小,不是很方便。
也可能有人会说,国内的公交车价格可比这个低多了,这个我同意,毕竟,这里的出租车价格也比国内二三线城市的要高一些。
三是给钱的方式很接地气。吉普尼大多数是司机兼职收费员的,很少有车专门配备收费人员。给钱的时候都是依次传递,找钱的时候也是一样。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无形之中培养了人们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而且,不管车上有多挤,大家都会主动挤一挤,给刚上车的乘客让出个地方来。当然,如果实在上不来,司机会告诉你满员了,不能再上。
也有特殊情况,乘客可以挂在车厢后部外侧,比如像下图这种(这个照片里挂在后面的是收费员),我就见过很多次,这在国内简直不可想象,太危险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挂在后面的乘客免费,不过我没有落实过。
挂在车厢后面 这是我在车上拍的,侧后两个车都是吉普尼四是特别适合当地的天气。菲律宾四季如夏,而吉普尼除了有一个顶棚外,其他几面都是透风的,非常利于通风。有些司机喜欢开快车,那种吹风的感觉还是很爽的。不过下大雨的时候就不太妙了,挡雨的帘子在大雨面前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伴随大风,情况就更糟了。
五是班次多、二十四小时运行。吉普尼的车辆是非常多的,同一路车,有可能同时来几辆。但就是这个频次,上下班高峰乘车还是很困难的。24小时运行是那次去看鲸鲨时才知道的,我们是凌晨三点半出发的,竟然看到了吉普尼,上面还坐满了人,这才知道它是24小时运行的,极大方便和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要。
六是个性鲜明。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饰自己的吉普尼,彰显个性。所以,街头那么多吉普尼,很难发现两个一模一样的,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了菲律宾文化的包容性。
色彩非常鲜艳 是不是很漂亮?吉普尼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的弱点也很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污染太重。政府对车辆上路的限制是比较宽松的,不管什么车,什么车况,甚至自己组装的车辆,只要能跑,都可以上路,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的吉普尼加速时会浓烟滚滚,气味呛人,交通高峰期最好不要在马路边散步。另外,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都不如大巴。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吉普尼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比如马尼拉的中心城区已经限制吉普尼进入了。宿务目前也引进了大巴车,只不过数量较少。
不管怎么说,在目前这个阶段,它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是本地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很多上班族、学生,都选择乘坐吉普尼,特别是目前城区的道路比较窄,也比较适合吉普尼这种交通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