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民还是新民
《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把“亲民”改成“新民”,理由是后文提到:《帝典》曰: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王阳明反对,认为“亲”为“仁”义,乃教化之道,讲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从句子搭配讲,“在新民”语义不通,而“作新民”是通顺的,而且八目之中并无阐发“新”义之词。
下文“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康诰》曰:如保赤子。”等便是对“在亲民”的发挥。
“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君子自修也,《大学》原文紧接着所谓“作新民”是针对自修而言。
《帝典》即《尧典》。《尚书·尧典》原文:“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很明显,“在明明德,在亲民”就是“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安百姓之义也。子曰:修己以安百姓。
王阳明所言极是,其见解深刻。“亲”并非仅指人伦,而是“仁爱”之义,实指教化养育。朱熹作新民之篡改,显得突兀,不能落在实处,机械了。
【二】心内求还是物上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解释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王阳明认为,朱熹这是把“仁”与“义”分出了内外,告子确曾说过:“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但孟子认为仁义都在心中。
朱熹极力鼓吹格物致知,自然要从具体事物上探究真理。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良知(真知)是内在的东西,致良知当然是内求,不会从外物上去寻找真理,王阳明格竹的惨痛经历给他的教训是深刻的。王阳明并不反对《大学》之“格物致知”,而是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因为他们对“格”的理解不同。
王阳明同时指出,内求良知并不是脱离外物,其实他特别强调事上练,才能达到精一的境界,反对纯粹的静坐冥想求道。朱熹之“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王阳明认为与自己是相通的。“人欲”指私欲,不是指人的一切欲望,但也不仅仅是坏的欲望,也许就是指过度的和不合礼法的欲望吧。
“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显然是从主观上说的,朱解说成客观性,似乎背离了原文的本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