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6月份,在我还很难将刚刚开始认知世界的2岁半的格闺女与学英语这个事儿联系起来的时候,朋友家孩子因为上了金宝贝早教,在母语也说不利索的情况下,偶然会蹦出来的英语单词(比如“One by One”)惊醒了我,“我的宝宝已经该学习了哦!”
就是在这种看起来有点俗不可耐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驱动下,我开始全面思考格闺女的启蒙教育问题。
我想,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80后妈妈,我不能再采取传统办法来教养我的孩子了,我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路子来,让我的孩子在健康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我的原则是一切“培养”以“勾引”兴趣为起点,绝不强迫,我要努力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而不是人生规划师)。
我开始阅读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包括性格养成、习惯培养、如何正面管教以及全方位的知识启蒙等等,英语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今天我们先聊聊英语启蒙的话题,后面还会跟大家分享我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现在,“学好英语”几乎是所有父母们的美好期待。对于我们这些中式英语受害者的七零八零后父母,更是达成基本共识:英语要从娃娃抓起,而“追求一个好的英语环境”成为了首要条件,于是,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选择了早教中心、幼儿英语启蒙机构、双语幼儿园、纯英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甚至为了孩子直接去国外生活。
在孩子语言学习的敏感时期,有这样的英语环境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大多数达不到这些条件的家庭呢?孩子还有办法学好英语吗?国内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而且单靠一周那一两小时的课程,能有效果吗?抱着这样的疑虑,我开始自己钻研。
目前市面儿上给孩子看的少儿启蒙英语学习书籍很多,但是专门给父母讲少儿英语启蒙方法的书似乎很少,我读过的比较好的也就两本:安妮鲜花《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和曹文《英语,儿子教我学》。但是书里的路子未必适合我们。
书里的路子为什么不适合我们?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由无数的因素决定的,而目前但凡能用自家的成功案例写书、写公众号推广经验的,多半是孩子在英语方面的表现有所独特的。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这些家庭多半有很多特殊的条件或资源,是我们普通家庭无法实现的,比如父母都高知,有国外工作或学习的经历,有条件带着孩子去国外生活学习,或者送孩子上纯英语教学的幼儿园什么的。
以《英语,儿子教我学》中的孩子肖博文为例,我们先来看看孩子学英语要受到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哪些是我们能实现的?哪些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1、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构成,特别是父母的职业、知识结构、学识、业余爱好,甚至家庭藏书等等,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生了老鼠会打洞。在我们的身边也是常常出现一家子都是医生、一家子都是教师之类的情况。这就是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强大影响力。
肖博文,有一个北外教英语的博士妈妈,8岁去英国上了半年学(这虽然是他学习英语的起点,但也是全面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点)。之后通过坚持英文阅读(逐步升级)、自发开始英文写作(从开始的内容简单、语法词汇错误多逐步到后面的行文流畅地自由表达),到12岁创作了20万字的英文小说。
爸爸妈妈都有在英国读书学习的经历,双博士,工作中妈妈常常参加出国访问交流,生活中常常听到爸爸妈妈谈论什么“研究成果”、“学术交流”的话题,于是在他9岁时的写作内容里会出现:“最近我研究的主题是尼斯湖,下面是我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开头。他8岁的规划是去曼彻斯特大学读硕士(像妈妈一样)、爱丁堡大学读博士(像爸爸一样),再去诺丁大学读一个博士(像妈妈一样),再去剑桥大学读一个博士。他10岁时的梦想是竞选教育部部长,制定教育法则。生命之初,父母就是孩子羡慕和模仿的对象。父母的高度就决定着孩子起点的高度。试想普通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具有这样的思维呢?
《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里的安妮,英语表现出的独特之处,同样与她的独特家庭资源有关:一对高知且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父母;由于爸爸工作原因,从学前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结束,她在温哥华接受教育。
2、成长经历:上过什么级别或特色的学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有过什么样的旅行经历和见识、从小读绘本长大还是撅着屁股玩儿泥巴长大等等,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走向以及高度。
肖博文8-12岁期间就有这样的特殊经历:英国生活学习半年;去苏格兰、伦敦旅行;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流连忘返;欧洲游;参加美国顶尖大学游夏令营;去香港参加交换学习等等。
3、生活环境:人的生活圈子决定着他们的话题方向:教授圈会谈论教学啊、学术研究、论文之类,医生圈会谈很多病例、医学发展、医疗改革的话题,商务圈子谈论生意经,农民家庭里听到的可能更多的是种地的话题。
肖博文从小生活在一群英语教授组成的妈妈圈里(爸爸的职业没有透露),家里日常谈论的话题、能看到的事和物的不同,从小的见闻高于常人。遇到任何问题时如此高知的父母提供的思路、使用的语言、提出的建议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4、个人的天赋异禀及性格特质:尽管我非常相信后天努力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成就的作用很大,但也不可否认,天赋在先,再加上恰当的后天教育,才会制造出所谓“神童”。比如郎朗,绝对是天赋+从小的音乐环境+父亲的棍棒教育才造就了今天的郎朗,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肖博文从小的知识面很宽(得益于他早期的大量阅读),爱静不爱动,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坐在那儿持续钻研,对科幻、历史、地理等等学科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这些特质既与他从小的阅读积累有关,也与他天生的兴趣爱好有着直接关系,也才能有后期写作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
成功不可以复制,肖博文和安妮的经历更不可复制。但是,尽管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普通家庭望尘莫及,但是依然不妨碍我们借鉴书中的有效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孩子的英语学习。
下面就是我综合了两本书以及一些其他渠道接触到的零散理论、观点,进而将其本土化、实用化之后形成的一条脉络和一些具体方法,希望借此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我们千千万万无法出国、无法送孩子上一年几十万学费的全英语教学幼儿园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们学好英语的路径,这些方法我也正在我们家的格闺女身上探索、试验。(在此强调,这不是什么成功案例的分享,只是我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试错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英语启蒙基础路径(主要思路基于安妮鲜花)
第一阶段:0岁开始磨耳朵。即早期通过大量纯正英语音频的不断“输入”(视频资料更多是为了激发兴趣,让孩子愿意看下去),来磨出孩子的英文耳朵。“输入”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但是错过也没关系,几岁都可以从这个步骤开始。这个方法仿效的就是孩子从小母语学说话的过程。
但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中文已经固化,可能会因为听不懂而不愿意听和看英文的音频视频,所以年龄最晚也不能超过12岁(孩子的语言学习敏感期是8-12岁),我们最好能在12岁之前让孩子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英语阅读和思考模式,以减少应试教育带给孩子的损害。如果您的孩子还小于八岁,那要恭喜您,现在行动起来,一切都来得及。
我家格闺女从2岁半开始“输入”,现在3岁2个月,已经开始陆续“输出”了,给我的惊喜不断。粗略估计,小家伙的词汇量目前至少有快一百个了(只限于听和说,还不会认字),什么butterfly、hungry、We did it、I can do it、We love you too、Are you my mother、Red Yellow Blue等颜色、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gh ten接着一句长长的听不太明白的句子等等,常常脱口而出,而且发音还可以,至少不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我家的“输入”办法主要有:一起看英文儿歌视频比如清华幼儿英语,而且会边学唱边做动作(简直就是神经派母女);一起听着金宝贝的音乐“群魔乱舞”;一起看和听英文原版的《Peppa Pig》(有时候为了对故事理解更清楚也为了保持孩子的兴趣,会穿插看一下中文版的);共读英文原版绘本故事,如《I Am a Bunny》、《Are You My Mothe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等,这几本都是格闺女很爱看也会声行并茂给我讲的(中英文夹杂地讲)。此外,我们还常常一起吟唱《Brown Bear》、《Five Little Monkeys》、《The Wheels On The Bus》、《Five Little Ducks》等等。
在该读中文绘本还是英文绘本中纠结一段时间之后(光选英文绘本会损害孩子的兴趣),我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每晚中英文绘本各一本必读,再有时间的话孩子可以自由选择。
这么多形式的“输入”其实是一个全方位的语言刺激,当孩子脑中积累的词汇在多个维度上重复时,对他大脑的刺激会很大,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而且会印象深刻。
第二阶段:开始有一定语言“输出”之后,仍要坚持“输入”。下一步就是开始学习自然拼读(Phonics),为下一步的分级阅读做准备。这个步骤我打算在3岁半开始,一年完成字母及发音规则的学习。
第三阶段:朗读训练(流利阅读→理解阅读),要声行并茂地读,要持续、大量地读。这个步骤通常要在4-6岁开始,孩子掌握了一定词汇量之后。可以从开始的慢速、指读开始,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步延伸到后面的理解阅读,最终达到能将书中情节复述甚至表演出来(这个程度通常要到小学二三年级)。
朗读部分,曹文老师有一个好的做法可供借鉴:亲子朗读。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听孩子朗读故事书(最好中英文各一本,或者一天中文一天英文。还可以早上读一本晚上读一本)。孩子认字不多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读。(这也是安妮鲜花提到过的,也是国外学校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图书选择上推荐“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是一套分级阅读的书籍,难度逐步提高。
另外一个好方法:鼓励孩子记日记。最好从小学开始养成写中文日记的习惯。随着英语学习的进步,可以从“每天在中文日记中写一句英语”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英语写作习惯。中英文日记的习惯,坚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效果“不堪设想”。
曹文老师和安妮鲜花都反复强调的一点: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不论中文还是英文,大量阅读无比重要。长期的、大量的、广泛的中文阅读积累不仅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文字组织能力即写作能力,还能拓宽知识面、丰富想象力。
英语阅读亦是如此。在阅读中学单词,虽然过程稍显漫长,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能活学活用,效果很好。肖博文之所以能写出那样的中英文小说,主要得益于他长期的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从他儿子的身上真实体验到了阅读的“魔力”之后,曹老师甚至得出这样的设想:“或许孩子的英语启蒙,不需要学任何教材,只需要做好阅读”。
但是,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孩子要出于兴趣、自觉自愿地听说读写,决不能强迫。如此,保护和引诱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至关重要了,以后会继续写相关专题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如我一般,大家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充满期待又充满迷茫和困扰。对于国内教育现状以及被扭曲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表示了无奈,但是抱怨无用,作为家长,我们要确保学习的大方向正确,并且在这样的生态中求得最大的平衡才是正确的选择。家庭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无比重要。
(声明:文中文字均为本人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