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作者: 孙虎虎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22:50 被阅读0次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次知道佛教,还是通过那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求取真经是为了将众生渡到彼岸,也是为了使自己精进成佛。

    为什么要成佛,因为要解脱,要摆脱六道轮回,要离苦得乐。

    如果不能解脱,我们就会一直在六道中轮回。六道即阿修罗道、人道、 天道、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六道轮回中生而为人又是极其难得。佛经上说:若有海洋如三千大千世界般广阔无涯,海面上漂浮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木轭随波逐流、任意西东,它无心找寻盲龟。盲龟在海底深居简出,一百年才到海面来一次,即使来了也看不见木轭。这盲龟与木轭相遇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偶然的机会,在盲龟百年一次浮出海面的刹那,也有可能正好把头撞进不早不晚刚巧漂流到那里的木轭上面的小孔里,而我们获得人身比这更难。

    上面这些话对于从未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可能会不大相信。人死后真的会有来世吗?我们真的要在这六道中无穷无尽的轮回吗?再转世为人的概率真的会那么小吗?我只能说,我不能证明这是真的,但同样也不能证明这是假的。

    如果人死后意味着一切结束,也就是人以生开始,以死结束,那人生没有任何意义。有了来世,人在现世的所作所为才有了意义。

    佛学的修行是人向内的修炼,是对心灵的净化,是对世界的了悟。它能让我们的心更平静、更坦然、远离痛苦,得到欢乐。这对我们这些“在家人”而言,就已经是极其珍贵的智慧。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每种痛苦都深深的折磨着我们的内心。佛说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我执就是认为自身和外部世界都是固定常一地存在的。破除我执就要深刻理解无我和无常。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是同一个人,那三十岁的我和三岁的我又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样貌和思想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那分明就是两个人。如果按照此理,上一秒种的我和现在的我也不是同一个人。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还深陷在别人的痛苦中,是不是有点可笑了。孔子也说过一句类似道理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明白了事情的真正原委,那过去的偏见就可以放下了。

    人们一切的苦恼和挣扎都源自对无常的恐惧,想要规避一切不好的变化。但是人们排斥的恰恰是生活本身。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变化,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时期,而是整个人生,我们别无选择的要与他终生相处。所以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变化的好与坏,不取决于变化本身,而是由你的内心决定。无常意味着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以前的愚昧和鲁莽,都可以在以后的无常中慢慢修正。

    了解佛学,“因果”是一个避不开的词语。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前世的因造现世的果,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每个人的出生是不能自己选择的,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生长环境,你的教育条件都是由你的祖祖辈辈的先人决定的。它从某种程度上给你种下了前世的因,由你来尝现世的果。但是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都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所以不断修行,不断精进也能引导出好的无常。就痛苦而言,我们所经历的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必要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它,不仅了结了前一段的因果,还开始了一个新的善因,后面就能结下善果。

    佛学讲究的是对众生慈悲,对自己温柔,不过度苛责自己,只要发心是好的,结果如何可以不必太过介意。季羡林老先生也说过: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心性的修炼。经论中说: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而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挡;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岿然不动。

    希望我们都能够坚持修炼,把心修炼成高山,真正离苦得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次第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lo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