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比较两文情节结构的相同之处,掌握短篇小说的一些阅读方法。
2.比较人物形象,深入领悟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一、概读小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人生悲喜”中的《礼物》和《艺术品》。这两篇都是与礼物有关的小说。同样是“礼物”,两篇小说分别讲述了怎样不一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两篇小说,选用下面句式概述故事,或者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屏显)
这篇小说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这是一篇写(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锻炼其概括能力,也了解学生能读懂多少。】
二、品评故事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自己只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会讲故事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欧•亨利和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顶级会讲故事的人。读了这两篇小说,你觉得这两个故事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故事讲得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要把学生从内容的感知引领到对小说写法的探究上。写了什么,是九年级学生很容易看到的。怎样写的,除了人物描写外,学生应该了解更多。】
预设:1.妙在巧合。《礼物》中两个主人公各自卖了最珍贵的东西,却买来了对于对方来说已经无用的东西。这个巧合让故事不“圆满”,但在巧合中能读出小夫妻付出爱接受爱的真诚与智慧。(分析德拉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吉姆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巧合为完美纯真的爱。
插入:德拉和吉姆分别为对方买个实用的东西,比如衣服、手套等,不是既能表达情谊,又物有所值吗?
《艺术品》中医师千方百计送走礼物,最后又回到他手里。这个巧合让故事充满喜剧色彩和讽刺性。(分析结尾处医师的神态描写。去掉这个结尾,让艺术品无限地送下去,可以吗?)
2.好在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前有伏笔。
探讨:《礼物》的原结尾保留好,还是删掉好?
《艺术品》结尾对医师的神态描写用“瞠目结舌”,是不是更简练?
3.妙在用对话揭示主题。
《艺术品》中医师、律师等初见礼物的反应和后来对待礼物的态度形成反差。可以看出他们心口不一、虚伪、庸俗。
插入:他们的反应一样吗?聚焦语言描写,关注标点符号,分析不同阶层各色人等的不同特点。
总结:两文的共同之处:好故事有艺术的真,有技巧的善。
巧合、结尾、反差(或对话)
三、分析对话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艺术,作者往往通过讲故事来传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毫无疑问,《礼物》展现了人性之美,《艺术品》揭示了人性之丑。比读人物语言,说说两篇小说中的人物美在何处、丑在何处?
(出示人物对话)
《礼物》中两个小夫妻行为之动人,除了会表达爱,懂得接受爱,还在于言行中体现出的真、诚。
《艺术品》中的医师等的可笑之处在于言行之假、伪。
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医师们的假伪行为、德拉们的真诚?
结语:真和善,让小说成为广为流传的好故事,让人物精神迸发打动人心的力量。自是真善成其美。创作小说如此,做人更是如此。愿大家的生活中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假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