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看见感觉背后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看见感觉背后的需要

作者: 红尘修行的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2-11-23 15:11 被阅读0次

  R便签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人们之所以苦恼,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看法。——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古罗马哲学家

      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选择,非暴力沟通要我们意识到的是,他人的言行举止或许会激发我们的感受,但绝非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感受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

当他人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负面信息时,我们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方式来接收:

    第一种选择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答到自己身上。

    第二种选择是指责对方,将错误归答到对方身上。

    第三种选择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选择是关注对方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要。

      需要: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评判、批评、分析或判断他人的言行时,实际上是在用疏离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当我们通过评判、判断和想象等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他人很容易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随之启动自我辩护和反抗。我们越能直接说出感受以及相关联的需要,他人也越有可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I便签:

    What

    对待不中听的声音你如何化解:是觉得是自己的错,还是觉得是别人的错,我觉得我大部分时间冒出来的是后者 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指责对方多于指责自己,然后少数时候才会感到愧疚,觉得是自己的错,每次都在这两种情绪里摇摆,似乎在一个循环里没有第三解,直到读了非暴力沟通才看到还有第三和第四两种对应方法:察觉自己的需求 察觉对方的需求。

      Why?

      察觉到自己的需求可以看到自己感受背后的话语,可以表达给对方听,察觉自己真正的需求,可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指责,评判,想象的话将对方伤害,既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还将对方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平白伤害关系。察觉对方的需求,可以明白对方需求什么,明白对方愤怒的点在哪里,才不会跟着陷入对方的情绪陷阱里。

      How?

      在听到指责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吗?

    而我们想做说这些指责的话时可以将我感到…因为你…这样的句子列出来,尝试改为我感觉…因为我…

      比如:

        我感到很生气因为你没有吃完饭。

        你没有做完作业就去玩,让我感到很愤怒,因为你没有完成我们的约定。

      改成:

        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担心你吃的这么少,会影响健康。

      你没有做完作业就去玩,让我感到很愤怒,因为我感觉我说的话,你不听是不尊重我。

        Where?

      我觉得在听到负面评价时或者打算表达自己的负面感觉时,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将感觉及背后的需求说出来,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善意。

       

A1便签:

      我最近经常听到我儿子说:“你不爱我了。” 在每一次我批评他、表扬他、或者表达我的不同意见时,他都会说这句话,每次听他说这些,我就很烦躁,我明明不是在这些,而是就事论事,你这样故意和我对着干呢!即使是表扬你,你也这么说,为什么要抹杀我对做的一切事情吗!!!于是,我更加生气的说他:“你每次都这样说,我很生气,因为你就是听不了一点点不同意见。”或者说:“表扬你,你也听不懂吗?真是烦人。”,他也用更加委屈的说“你就是不爱我了。”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循环 ,我们无解。

      反思:

      一、我们使用了评判、判断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不爱我了;听不了不同意见;听不懂话;)激发了对方的反抗,结果导致看不到,听不到对方的需求。小朋友是和我们学习的,以后学习到使用指责,评判,想象来表达感受,久而久之,会屏蔽他的表达感受及共情,同理能力。

      二、我没有听到小朋友语言背后的需求,并给予回应。我说不同意见时,小朋友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很难过和害怕,需要得到我的肯定回复,确定爱他后,不是否定后 才有可能接受到不同意见。当我表扬他时,他会开心,想确认一下是因为爱我才这么说,还是不爱我也这么认为。所以,如果我改变回应方式,我们可能以后沟通更加顺畅。

      三、我听到“你不爱我”这句话的感觉就是被否定,被抹杀了,所以和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一样,听到不同意见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被否定了,我被指责了,这是错误的自动化思维,今后,需要在回应前停一停,看看我在想什么,我需要什么 再和小朋友互动,会增进亲子关系。

        A2便签

        目标:学习了解感受背后的需求,不仅仅是自己的,也要看看对方的。

          计划:在我的感受词典里的词语后面加上一句话记录当时的感觉及需求。

          争取将我们家的词典逐步应用到家庭沟通与交流中。

 

     

相关文章

  •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1、要用非暴力沟通来化解冲突,我们需要训练自己——无论他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都听见那背后的需要。如...

  • 【拍照记录生活】非暴力沟通

    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非暴力沟通。 多用观察和事实来开启对话,有利于关系的经营。 非暴力沟通背后的核心...

  • 深度导读第五章。非暴力

    第五章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要素——需要 相比许多身心成长的内容,都止步于连结感受。非暴力沟通将我们带向了 感受背后的...

  • 005.非暴力沟通之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人们之所以苦恼,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看法。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 听到...

  • 设想的两个《非暴力沟通》日常训练

    初学非暴力沟通的朋友,看见非暴力沟通里面有很多话术。也许会觉得这样说话好像很死板。 其实非暴力沟通...

  • 读书笔记|Day2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换成公式 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用在这个案例 观察:我看见沙发上有几件脏衣...

  • 《非暴力沟通》线上读书会心得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观察(事实陈述——事物状态) 感受(情绪确定——人的状态) 需要(指向感受背后的原因) ...

  • 值得一读再读、随时检索和练习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拨开语言表象的迷雾,看到沟通双方在语言背后、声音背后、动作背后、表情背后、身体语言...

  • 学习——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观察、表达感受、感受背后的需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如果侧重于从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之间的关系...

  • 非暴力沟通之needs

    非暴力沟通要求不要被情绪控制,而要关注情绪背后的需要。 书中给出了人的7类基本需要。 谈及人的需要,就绕不开这个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看见感觉背后的需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p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