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里很安静,先生在书房里忙事情占用大书桌,我趴在沙发上闭眼练功构思文章。
突然听见一阵敲门声,本能睁开眼睛,先生到客厅里眼睛和我对视疑惑着:这是谁啊,大晚上来敲门?
被敲门感觉特别不爽,非常不喜欢这种被打扰,尤其是在晚上。
先生小声说,谁有什么事情吧,开开门看看。
打开门进来的三个人,不完全陌生,也不很熟悉,可是看这架势就是来聊天。
突然而至的三个人,扰乱了我们生活节奏,先生被动停下手里事情,尽管非常重要,也不能不待客呀。
穿家居服的我,匆忙进卧室换衣服,心里有些不爽,想着来串门不会提前打电话吗,可是也明白,人家已经进门了,那总要坐下来说说聊聊。
他们一进门,我们大体明白来意,是要说说早已过去的那点事。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和身份。在一事件里,听见甲乙双方各自阐释,不同的解读。
这世间所有的矛盾纠纷,大体上都因为在自己的认知里,在自己的视角里做事吧。
你以为的,他以为的,都是自己的立场,如果互换身份站在对方位置,或许就能明白一些问题并不复杂。
这件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最后我问他们。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他们和另一方的矛盾问题,也终归是他们双方去协商解决。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遇见事情解决事情。道理很简单,似乎所有人都明白,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陷在情绪里,在受害者模式里似乎更容易一些。
活在痛苦里,比让自己幸福更容易。
这话,开始感觉违反人性,看身边的人处理事情,又觉这话正确无比。
晚上十点,他们终于起身离开,家门关上时,我和先生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别人的事情,别人去想吧。怎么解决都是他们的事情,和我们没啥关系,认真地陪伴着听他们说,想来这已经是我们能做的了。
毕竟这样的事情,他们总不能随意向别人说道,我们就当垃圾桶吧,承载着,过滤着,就当舒缓他们情绪吧。
一晚上大好时间就这样被消耗了,先生长长舒口气,特意去卫生间洗把脸精神抖擞起来。竟然又吃了点东西,说要加夜班了
洗洗刷刷之后,想起来当日写文字数有些欠缺,想再补充点文字时,却一点也没有思绪,之前酝酿东西消失不见了。
都说学会拒绝是本事,可是生而为人,总些被动时刻,不管你想不想总要应付着。
被动时刻不由自己,还是有可以主动选择的,比如此刻能主动选择放过自己。放下自我评判,放下内耗纠结。
想不出来就不想,写不出来就不写呗,好好洗洗脸刷刷牙,认真泡泡脚,思绪回到脚趾头感受温热舒服的美好。
热水泡脚后全身舒畅,暖暖地美美地钻到被窝去。闭上眼睛,让一天发生事情像电影回放,拣选开心愉悦重点,放大再放大,储存起来。美好事情当然要刻意放大,就像存款一样,复利很惊喜。
管它不请而至被打扰,管它被消耗的宝贵时间,热水泡个脚,烦扰通通消耗掉,要载着小小美好和美梦去拥抱。
莫名被打扰,被赶跑思绪找不到,被打扰感觉来番整理成文。
凡事发生,必有恩典。
如果都能换位思考,好多事情真的就轻松又简单。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可是遇到事情真正能做到吗?
知道不等于做到,做不到不是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