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因为姥姥三周年忌日回了趟老家,再次看到大娘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没有认出来她。
现在的她消瘦而憔悴,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头发上也像覆盖了一层霜,变的灰白。满是皱纹的手上推着一辆婴儿车,车上坐着一个十来个月大的小女孩。一般十来个月大的孩子都是白白胖胖的,灵动可爱的。但这个孩子身形瘦小,神情呆滞。我俯下身在去逗她的时候居然没有这么大孩子该有的反映,只是呆呆地看着我。
我把大娘和孩子迎到院子里,递给她一个板凳让她坐下歇歇脚。嘴里喊着婆婆出来给她说话。我自己返身去屋里给孩子拿点小面包之类的吃食。
返回屋子里的时候,我脑海里搜寻着记忆中的大娘的模样。记忆中的大娘身材丰满,面色红润有光泽,头发也大部分都是黑的,走起路来脚下能生风。通常是走到哪里,人还未到,笑声就先到了。这不过不到一年的光景,怎么会苍老的如此之快,如此明显。面前的这位饱经风霜老妇人和我记忆中的她简直千差万别。
等我拿出小面包往孩子手里塞的时候大娘拦住了,说孩子拉肚子呢,不让吃这些东西。她这样说,我只能作罢。
大娘说孩子病了好几天,一直拉肚子,已经抱着看了好几个诊所了。这个时候,秋季腹泻比较严重。很多孩子都感染了,一天两天看不好。乡村诊所里的医生医治办法是:先灌肠吃药,再不好就输液。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吃什么拉什么,那小的孩子,一天拉十几次,就算是成年人也受不了呀。
孩子生下来两个月,她妈妈就跟着爸爸去深圳打工去了,一直都是大娘照顾。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到十个月大,实在是不容易。孩子肚子不舒服,一直嘤嘤戚戚的哭,大娘看着难受,也跟着流眼泪。
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初冬里,六十多岁的大娘抱着孩子辗转于各个诊所求医问药,简直是操碎了心。看着她一手带大的孩子因病瘦了那么多,她比谁都心疼。
白天还好,邻居们看她一个人带孩子太苦,都愿意伸手帮帮她。最难熬的就是夜晚,孩子病着,睡不安稳,时不时醒来哭泣,她总是心疼的把孩子抱在怀里。中间还得给孩子冲奶粉和把尿,从天黑到天明大娘几乎没有闭眼的时间。就这样熬了一夜又一夜,她自己都说不知道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孩子两个月时就断了母乳,抵抗能力比其他孩子又弱些,又是大娘一个老太太一个人照顾,三天两头的生病也不足为奇了。
大娘的苦诉完了,我也懂了她为什么几个月的时间就老的像是换了一个人。孩子为什么那么瘦弱,神情那么呆滞。
在孩子最需要照顾和陪伴的时候,父母双双缺位,把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留在落后的农村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父母远赴他乡,在大城市卯足了劲打拼,用时间和汗水换回了毛爷爷,再化作孩子的奶粉、玩具、新衣……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那个地方娄见不鲜,相信在其他的地方也是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拼命挣钱,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把自己的爱埋在每一分浸透着汗水的钱币里,却在孩子的成长中消失不见了……
其实,为了挣钱而远离孩子,是亲子教育中的最大误解,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带来的安全感、辛福感与归属感,远胜于衣服玩具带来的快乐。
所以,请不要为了挣钱而错过了陪伴孩子最重要的那几年。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十八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