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从长沙回来办事,停留四天,约我们聚一聚。一年多没见,他还是老样子,谈吐相貌一如既往。而我们三个,已经是拖家带口,渐近中年油腻。
上班党只有午饭时间有空闲,地点也就选在离家较近的店。下班后,我直奔目的地,和他们会合。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即使许久未联系,感觉还是如此熟悉。
上菜前的空档时间,我们闲聊彼此近一年来的生活,无外乎鸡毛蒜皮,却又妙趣横生。闲聊中我偶然提到原生家庭,好友讲了一个他之前带过的学生的故事,令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那是他大四实习时带的学生。女孩,高二,文科生。全校有名的问题学生,打架,逃课,骂人,化妆,讲是非,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在学校里几乎没有朋友。女孩有一次生病发烧,班主任打电话给她奶奶,希望家长能把孩子接回去看病。结果,孩子奶奶接通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她为什么不死在学校呢?”班主任惊出一身冷汗,知道没有继续沟通的必要。又拨通爸爸的电话,冷冰冰的话语再次让班主任不知所措。文理分科后,她刚接这个班,平时只是听其他老师说这个孩子难带,成绩中等。打完电话后,班主任感慨良久,随后花了近一周的时间仔细了解了这个女孩的原生家庭,才算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女孩属于非婚生子,妈妈最早的时候是爸爸家里的保姆,负责爸爸和大妈(爸爸的正式妻子)日常生活。没过多久,妈妈就爬上了爸爸的床,并很快生下她。可是,爸爸并没有娶妈妈的意思,妈妈最终被迫留下她,离开了那个家。她留在爸爸家里,但奶奶和爸爸并不喜欢她,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只有那个一直像木偶一样的大妈会时不时地关心关心她。女孩拼命做那些出格的事,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家人的关注而已。可惜,依旧没人理她。
听完好友的讲述,我们三个人一声长叹,久久没有说话。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现在看来甚至是致命的。心理学上不是说,一个拥有幸福童年的人,成年后会一直享受回味童年,而一个拥有痛苦童年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复童年的伤害。
我教书十余年,见过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但无一例外都和原生家庭有莫大的关系。大概梳理一下,莫过于以下几种情况:父母离异的,子女缺乏爱护和监管,内心缺爱,行为上便会以各种举动来博关注;父母长期不和,家庭氛围不和睦,孩子身心皆受其害,学习习惯较差,心理机制不成熟;家庭正常,父母溺爱,这种往往表现出一种表面上的“溺爱”,实际上是包办和忽视。包办等于剥夺了孩子正常探索这个世界的权力,导致孩子原本该自己做的事由别人来完成,而忽视更是在情感上剥夺了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往往会导致孩子用其他极端的方法来吸引父母的关注;还有其他的比如父母的高压政策,将自己没实现的理想投射在孩子身上,以“别人家的孩子”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等等。
原生家庭的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修复和忘却的。除非他在成年后遇到一个合拍的伴侣,与他一起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否则,他身上的痛还会继续复制给下一代。
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清晰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甚至是被家里逼着走了一条他们自认为很稳妥的道路。真正做了这一行,接触的学生和家长多了,自己也为人父母之后,才发现原来教书育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
当我们以成绩要求孩子时,当我们拼了命为他们买学区房进名校时,恰恰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优秀的孩子,首先是要有一个和睦优秀的家庭,他们的父母首先是平和温暖,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爱,然后才是对成绩的追求。只有在爱和尊重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人之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欢喜悲苦皆有的人生,就不要让心灵再饱受摧残。给孩子一个温暖美好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要认真履行的义务。如果做不到,就请保持沉默,给予支持,远离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