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疫情困在家,读了《汉史其实很有趣》这本书,颇有感触。读史使人明智,真是这样的事情。
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先强后弱,最终失败身灭,这是什么原因吗?一是他太残暴,嗜杀成性,不得民心。杀主将宋义、杀义帝以下反上;坑杀秦兵、动辄屠城、焚烧秦宫都是不祥之事;二是不会用人。只知有已,不知有人,刚愎自用,忠臣寒心,贤能叛离。张良、陈平、韩信、英布都曾是项羽的部下,无一不是天下精英,然他们都看透了项羽的结果,先后归顺了刘邦。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是他的智囊,他虽然遵称范增为亚父,但还是中了刘邦的离间计,最后不信任范增,致使范增伤心到死。刘邦这个人过人的地方就是会用人、控人。他不拘一格拜韩信为大将军,用萧何为丞相,任张良为谋士,这些都是非常英明的,这是他最终胜利的法宝。他称帝后忌惮异性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对他们有很强的防范心,但韩信和彭越不是刘邦直接杀的,是他老婆吕雉谋划杀死的。最后卢绾也反了,刘邦很不理解,因为卢绾从他起事的时候就跟着他,怎么会背叛他呢?这些都是君臣相互猜忌导致的。这些功臣们为了大汉的建立出生入死,到最后却不能善终真是令人悲伤的事情,但我认为刘邦也并非滥杀功臣的主,大汉有许多开国元勋结局还是可以的。
韩信这个人军事能力强大,会打仗,妙算超乎常人,刘邦没他还真是打不了胜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这些成语都是韩信会打仗的证明,都是他精于算计的结果,明白地说这些战事的进程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展开的并达到了目的。张良此人,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能人,可以与西周的姜子牙、蜀汉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相比肩,高瞻远瞩,自不多说。萧何一生忠于刘邦,就像一个大管家,为老刘家真是操碎了心,说他是刘家的奴才也不为过。大家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吧,没有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成不了一代军神,但没有萧何的出谋划策,吕雉也杀不了韩信。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跟着刘邦打天下吃了不少苦。刘邦称帝后,她是皇后,管理内宫,可以说她对刘邦是帮助很大的。吕雉杀伐决断,大有政治家的手段,但她心狠手毒前所没有。刘邦非常喜爱戚姬,戚姬就成了吕雉情敌,刘邦死后,吕雉丧心病狂地把戚姬变成“人彘”,何为人彘?就是砍去双肢和双足,挖去眼睛,毒聋耳朵,毒坏嗓子,关进地窑里,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死不能。她还毒死了戚姬的儿子刘如意。吕雉简直是一个变态的恶魔。吕雉为了吕氏家族长期把持朝廷,死前封家族的吕产和吕禄掌管军队,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可这二位是一对糊涂蛋,后来在刘氏诸王起兵夺权的时候,在陈平和周勃等人的哄骗下,吕禄竟乖乖地交出兵权和相印,真是让墓中的吕雉吐出血来,后吕氏一门全部诛灭。萧何曾说:“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意思是说,父辈创业艰难,子辈守业更难。倘若子弟无能,父辈的努力必会被他人所夺。所以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刻决不能避事退让,否则损失大不说,还遭他人耻笑。曹魏时期也有类似的事件,在“高平陵事件”中,做为当朝大都督的曹爽被司马懿所骗,轻易向朝庭缴出兵权,也落个全族被杀的下场。当时曹爽的一个谋士哀叹说:“曹子丹一世英明,怎么生出个曹爽这个糊涂蛋呢?”
整个西汉,好皇帝还是比较多的,好皇帝的标准是什么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为国家求发展吧!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自不用说,汉惠帝刘盈虽然仁厚,但一生活在强悍母亲吕雉的操控之下,也难有大作为。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对内实行休养生息,重农减赋,减轻邢法等政策,使大汉王朝边境相对安全,人民安居乐业,国力逐渐富强,史称“文景之治”。但二位算是守成皇帝,缺乏雄才大略,文帝有贾谊而不能用,景帝有晁错而被杀,可惜可叹!
汉武帝刘彻横空出世,废除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多次派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后经多代的努力,终使南匈奴归附,北匈奴西窜,首次把汉朝疆域扩大到新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些铿锵的语句,何等霸气!何等鼓舞人心!但汉武帝是个外儒内法的皇帝,实施邢法过于严厉,仅是丞相之任不正常死亡者十有七、八,使高官成为高危职业,自然也遭后人诟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能两全耶?
司马迁是汉武帝的史官,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惹得汉武帝龙颜大怒,最后遭受腐刑。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负重,终于完成这部巨著,为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很明白,生命本身是没有什幺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全靠我们自身来赋予,靠我们自已的行动,自己生命的轨迹来填充。你有志于当教师,你生命的意义就是教书育人,你有志于当医生,你生命的意义就是救死扶伤;你有志于当军人,你生命的意义就是保家卫国。难道不是这样吗?
汉宣帝刘询也是一个雄才文治的皇帝。汉宣帝运用明升暗降的办法逐渐削弱霍氏一族的权力,把自己的得力干将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最后顺利平叛了霍氏的判乱,牢牢控制了朝廷,为自己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汉宣帝整顿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并建立相关奖惩制度,不定期派使巡察地方,考察工作,善于利用考察结果奖惩官员。他常说:“吏不廉平而治道衰。”“有功不赏,有罪不课,虽唐虞犹不能化天下。”汉宣帝既有文帝、景帝的文治,也有武帝时期的严刑峻法,宽严相济,相互益彰,其伟大形象直追汉武帝。在对待匈奴的政策上,汉宣帝延续了汉武帝制定的国策,恩威并用,使南匈奴归附,北匈奴西窜,基夲解决了北方边疆的安定,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从此天山南北终属大汉之域。有人说“汉武之愿,汉宣实现。“昭宣中兴”遂载入史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