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论证”大厦的三块支柱:论题、结论和理由,本节来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论证找到合适、充足的理由,这是提升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利器。
今天继续阅读《学会提问》,主题是“理由”,也是本书的第四章。前一章讲了论题和结论,那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论点不包含解释说明或者逻辑依据,那我们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十、关于本书的第十个问题,也是书中提出的第二个【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
(一)理由的定义
理由(reasons ),用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或根据。
(二)理由的用途
只有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才能评断结论的价值。为结论找到支撑理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步骤。
论证(argument)和推理(reasoning)意思一样,都是指用一个或多个想法来支撑另一个想法。论证本身有几个特点:
论证必有其目的。希望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事或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行事。
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来判定一个论证的质量高低。
论证有两个明显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
(三)理由的类型
理由经常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证据(evidence)指人们用作证明的一些具体信息,用以证明他们想宣布为真实的某件事。论题不同,理由的类型亦不同,如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及类比等。
不同类型的证据在一些场合会比另一些场合更适用,这需要我们自己来摸索规则。
证明描述性结论,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就是直接的证据。
比如:美国非法移民人数正在急剧下降。研究显示从2013年到2014年非法移民的人数下降了将近100万。
证明规定性结论,理由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信念或原则。
未完待续,今日继续阅读,明日打卡记录
20211110 十井与言火 (市井烟火谐音)记录身边真实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