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三则

《论语》学而第三则

作者: 雪之清 | 来源:发表于2016-01-13 16:02 被阅读149次

学习笔记

这段话我最喜欢能直白的表达:"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上悦色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南怀谨先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很有意思,他的《论语别裁》中说,"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南老先生主张学习《论语》要有系统性,并认为朱熹的注解很有问题。浏览《论语别裁》,确实让我感受到很多与别人注解不同的地方。

做学问也如看《哈姆雷特》,不可能千人一面,万人同念。各种思想汇聚,方显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

回归本题。不管贤者达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孔子的这段话,能够达成共识的就是孔子是反对巧言令色之徒的。我把这段话理解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行仁德,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花巧、不做作,朝着仁德的方向前进。这样的理解应该不与孔子的本意相违吧?

相关文章

  • 《论语》学而第三则

    学习笔记 这段话我最喜欢能直白的表达:"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上悦色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南怀谨先生对这段话...

  • 《论语》解读二百则之第三则

    《论语》解读二百则之第三则 出处:《学而篇》第三则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

  • 学“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而不“思”,则会迷茫昏乱;只“思”而不“学”,则会...

  • 《论语》:终其一生的学习 我们要学的是什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学习”是《论语》中...

  • 《论语》学而十六则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而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心得...

  • 《论语》学而十五则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论语》学而十三则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若说:只有守信用的言...

  • 论语第三篇 学而第三则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傅佩荣译文 译文: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是很少有真诚心意...

  • 论语则 学而篇13则

    2016.3.23 雷艳妮0214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

  • 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论语》学思傅教授课件

    《论语》学思傅教授课件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第三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mc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