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
历时近半月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2018年4月4日晚落下帷幕。本次大会聚焦“人生自有诗意”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同场竞技,而嘉宾老师的精彩点评也着实为大家拓展了诗词背后更广阔的视野与情怀。
来自湖南的80后快递小哥雷海为以自己深厚的知识储备,淡定、沉着的现场表现赢得了总冠军,在主持人宣布结果的一刹那,全场掌声雷动,众望所归。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不禁感慨万千,一个底层劳动者为了自己心中的热爱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诗词世界中,买不起书就索性去书店背下来,每天利用工作间隙反复吟诵,而他自己每天三餐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半小时,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13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呢?这不就是当下人人都在追求的“做自己”吗?无论生活多么辛苦,处境多么艰难都不能阻挡一个平凡人通过自身努力与勇气去追求不平凡的人生梦想,令人钦佩也备受鼓舞。对于生活的不妥协,对于兴趣的坚持不放弃,终于迎来在舞台上的华美绽放,这是对奋斗者最好的肯定,实至名归。
意犹未尽,断断续续追看了前面几场比赛,使我对诗词产生了新的认识。以前读书的时候仅仅只是对作者与其代表作、名句作了背诵记忆,通过此次赛事,选手的答题思路、嘉宾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深层次地丰富了我对作品以及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赛题难度层层递进,从最开始的识别诗句、对诗句中的关键字进行准确释义、看图对诗、飞花令、诗词接龙、超级飞花令等,一整个流程走下来,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文学功底与敏捷的反应速度。每每看到选手挑战成功,观战的我也不禁心潮澎湃。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基于他对生活无比的热爱,无论再糟糕的处境在他那里也能活出乐观与惊喜。数次被贬,内心依然笃定,不卑不亢,写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黄州的六年中,苏轼依然豪情万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激起千堆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俸禄就自己开垦荒地,还自发研制了东坡肉等菜品。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人生境界,单就这份超然的生活态度就值得后人学习与效仿。对发妻王弗的怀念也是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人格魅力闪耀古今,国学大师林语堂也为之深深折服,著有《苏东坡传》一书,如同介绍一位老友一般,言辞恳切,娓娓道来,温暖、窝心。侠骨柔情陆放翁(陆游)原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呢,“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一丝不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霸道总裁辛弃疾在元宵节的晚上出游遇见心仪的女子,便有了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含蓄表达出一对彼此倾心的恋人在黄昏相约时唯美的情感,流芳千古。牛希济将女子对丈夫的临别嘱托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一代词宗李清照虽是女子,却铮铮铁骨,心怀天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领袖毛泽东“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将革命与浪漫完美结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红军未来命运的坚实笃定与必胜信心,也体现出一位革命家的家国情怀。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美好的诗词,伏脉千里,根植于心,不胜枚举。诗词是对生活最好的凝练,也是至美的精神瑰宝。《诗经》云:“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诗词为心”。人生自有诗意,愿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亦能以如椽巨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