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諴家本寒微,咸通初,其舅尚为太湖县伍伯。諴深耻之,常使人使人讽令解役,为除官。反复数四,竟不从命,乃特除选人杨载为太湖令。誠延之相第,嘱之为舅除其猥籍,津送入京。杨令到任,具达諴意。伍伯曰:“某贱人也,岂有外甥为宰相耶?”杨坚勉之,乃曰:“某每岁秋夏,恒相享六十千事例钱,苟无败缺,终身优足,不审相公欲除何官耶?”杨乃具以闻諴,諴亦然其说,竟不夺其志也。
王蜀伪相庾传素与其从弟凝绩,曾宰蜀州唐兴县。郎吏有杨会者,微有才用。庾氏昆弟念之,洎迭秉蜀政,欲为杨会除马长以酧之。会曰:“某之吏役,远近皆知,忝冒为官,宁掩人口,岂可将数千家供侍,而博一虚名马长乎?”后虽假职名,止除检校官,竟不舍县役矣。
毕諴(唐晚期宰相)家庭出身贫寒,咸通(唐懿宗李漼年号,860-874)初年,他的舅舅还在太湖县当个管役夫的小吏。毕諴深以为耻,经常派人去劝说舅舅辞去衙役之职,毕諴可给他一个官来做。反复多次,舅舅竟没答应。于是毕諴特地选调杨载任太湖县令,临行前将他请到相府,嘱托他替舅舅免除吏职,走水路送舅舅进京。
杨载到任后,向舅舅详尽地转达了毕諴的意思。舅舅说:“我是个贱隶,哪有当宰相的外甥?”杨县令一再劝说他,舅舅才说:“我每年秋夏两季,都能拿到六十贯的例钱,只要不犯错,终身都能过得很优裕。不知道宰相能给我什么官?”杨载将舅舅的话转达给毕諴,毕宰相也觉得舅舅说得有理,最终顺从了舅舅的意思。
前蜀的宰相庾传素和他的堂弟庾凝绩,都曾当过蜀州唐兴县(今四川双流)的县令。衙吏中有个叫杨会的,有些才能堪用。庾氏兄弟也挂念他。等到兄弟俩轮流执掌前蜀朝政时,想提升杨会任管理军马的小官来酬谢他。杨会说:“远近之人都知道,我就是个贱隶。如果沽名去当个官,即使可以堵住悠悠众口,又怎能浪费几千家人供养的官禄,来博一个管马小官的虚名?”后来庾氏兄弟虽然给了杨会一些虚衔,最终也只是个检校官虚名而已,他最终也没有放弃小县衙役的身份。
《毕諴》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九,“杂录”类。本文通过两个小人物,不肯接受大小物的恩赐,不愿做官,甘心贱役的故事,反映了小人物的处世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