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 晴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快读完了,打算接下来再读一本,也是钱先生的,还以为不知道放在哪里了,谁知道竞就在手边,是钱先生的谈艺录,翻开一看,想自己也太自不量力了,居然买了繁体本的,硬着头皮看吧,先看了钱先生的序言,他老先生说,谈艺录一卷,虽然这是一本赏析之作,实忧患之书也,书稿始作于湘西,写了一半,钱先生生病了,为了养病返回上海,行囊之中带着这本写了一半的谈艺录,人事复杂艰难,也没有能够写完。不久上海战火又起,先生只能在战火中偷生。先生说自己如危幕之燕巢,同枯槐之蚁聚。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先生这样一个学者在这样的乱世不能出门。为了销愁抒愤,述往思来。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钱先生只能读书做学问,积累了很多。或许可以麓藏阁置,以待太平盛世,或者可以传诸世人,果不其然,先生虽然已经仙逝有时,如今,读他的书的人却难以数计。
只此序言一篇,我就有好几个字不太能确定读什么?掎摭我是第一次读到这两个字,是从百度中查到的。录到下面:掎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ǐ zhí,意思是指摘;摘取、取得。读到后面,也还有不认识的字,这么一篇就这么难读了,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读下去!
接下来第一部分写的是诗分唐宋,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而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我读的诗也不多,但是我却知道诗不只分唐宋,也可以是诗分李杜,李白是那样潇洒,他的诗汪洋恣肆,胸怀旷达,读起来往往大呼过瘾。而杜甫的婉转低沉,沉郁顿挫,这当然和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困顿有关系,尤其是他的秋兴八首,读起来如泣如诉,一唱三叹,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他身处白帝城,望乡思归,那一种沉郁的乡思似乎也没有谁了。
以前教我们国画老师,是很有见的的老师,他说过这样的话,画家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流,如达芬奇, 一种是艺术流,如梵高,艺术流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天才。之所以想到这里,也是因为诗分唐宋的归类想起来的,诗分唐宋,诗分李杜,其他归根结底是人的区分,这世上本就有这两种人,一种如李白,而一种如杜甫,一种是唐诗,一种如宋诗。
我有点小骄傲,还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没想到接下来钱先生说,这诗分唐宋正如太极之有两仪,本乎人质之判玄慮、明白。还是袁子才说的好:性情原自无古今,格调何须辨唐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