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一生,终能寻到一条读书的路,长成我心中理想的树。
1.
12月2日,到武汉图书馆听了当代作家陆天明的一堂讲座,题为《阅读与人生》。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陆老师回顾了自己与书结缘的一生;尤其是描述了两次知青生涯中的读书感悟,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
演讲后的提问环节,一位大学女生提出,"请陆老师推荐一些在人生各阶段需要读的书?"
陆老师委婉的拒绝了这位学生的需求,他说,"虽然推荐书单是当前一个很流行的行为,但我是拒绝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仅凭一个问题就提供书单实际上是不负责任。所以,我们与其找别人索要书单,倒不如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书径;书径找到了,书单便自然找到了。"
那一刻,我被深深的震动了。我不但连我的书径是什么不曾考虑过,甚至连书径这个概念都不曾建立过,唯一有的还是停留在"书上有路勤为径"的格言上。
2.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别人看电视的时候我在读书,别人打牌的时候我也在读书,别人逛街的时候我还在读书。
可为什么越读书,反而越困惑了?为什么越读书,越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该如何读书了?
仔细一想,虽然人到中年,我终究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一来不会选择书。只是图个热闹,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来来回回;别人说什么好,马上就去看一看、读一读,缺少自己独立的选择。
二来不会读书。想想除了考试的教科书以外,其他的书几乎没有读过两遍以上,以至于都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尽管有些书读过了之后,还像模像样、装模作样的写了读书笔记,可终究因为认识肤浅,大多停留在字词句段上,而没有深入本质,更别谈其核心思想了。
如此这样,当我反复咀嚼"书径"这个词语的时候,我真切的感到有一层纸终于被捅破了。
3.
当我回过头进一步反思这些年读过的书,竟然想不起读过几本;与自认为每年都在读、都在用心读的事实大相径庭。
更进一步,我之所谓读书是朦朦胧胧的,并没有清晰的方向,也没有清晰的方法,大抵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读书观罢了。
而回到"书径"上,我仅仅是在雪地上杂乱无章的走了走,雪化了,脚印自然也没有了。
当然,这中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反省,但当时的出发点,可能并不正确。
一方面,总想着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什么,缺什么,得补一补?这本身也许没有错,但在实践过程中,既没有底层逻辑,也没有现实需求,而仅仅是找了一些自以为是的理由,先后断断续续的学了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学及莫名其妙哲学,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
而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非常恐慌,企图依靠读书来填补。谁知道很快陷入了越恐慌、越读书,越读书、越恐慌的怪圈,到后来读书纯粹为了安慰自己空虚的时间,空虚的心灵和空荡的灵魂。
4.
我想,我到底是错了。错在读书的方向,也错在读书的方式,更错在读书的目的。
读书绝不是为了消遣,也绝不是为了消耗所谓的时间。根本上讲,还是想提升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现在或者未来的竞争力。
而身处如此封闭环境的我们,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思前想后,沿着书径的认识走下去,我觉得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树。
这棵树与森林中任何一棵普通的树一样,要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所谓树根,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最基础的方法论,这些最底层的逻辑,却影响我们一生的成长。
所谓树干,就是我们行业的通用能力,我把自己树干明确为学习力、思维力和写作力。
所谓树枝,就是我们从事的某一个行业,比如经济、管理、法律等。
所谓树叶,就是我们具体从事的某一项工作,或者某一个岗位。
一棵理想的树,当然是干粗跟深、枝繁叶茂,就像达尔文一般。可一般人哪能做到,能长成一棵有用的歪脖子树就很不容易了。
一棵理想的树的成长,当然应该遵从自然规律,先深深扎根,再慢慢长干,再长枝叶。而我们大多时候却太急躁了,太想早点枝繁叶茂,而忽略了扎根长干了。
5.
我想,我读书茫然的今天,大抵是这样造成的。
先是把长树叶排到了第一位,过分追求所谓的数量,虽然看起来郁郁葱葱,却抵不过风过后的一地金黄,树叶终究是树叶,怎么拼凑也成不了一棵树。
后来又急于长树枝,觉得只有一根枝,不像一棵树,便急于长新枝,甚至提出了半个月一个领域的疯狂想法,时间过去,到底成就了几根柴火都算不上的枯枝。
如今,我终于知道我错了,我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回到自然规律上来。但幸运的是,我们不用完全重新开始,心中的树是可以整合而成长。
这一次,整合成长的树,我想让它长成一颗强壮的歪脖子树。
这棵树,马克思哲学的根扎得很深,学习力思维力写作力的干比较粗,自己工作领域的枝长得很长,具体工作岗位的叶不断增多。
这棵树,每一个部位,都有那么一本或者几本反复精读的书作为最核心的支撑,总能相辅相成,同步成长。
这棵树,我准备给它一年的时间,让它长成我喜欢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