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东济宁市,外省人了解的并不多,但说起它下辖的曲阜市,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那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故里。另外除了孔子故里,孟子故里——邹城也是济宁的下辖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济宁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孔孟之乡了。
其实济宁府在历史上还是相当繁华的,因为它曾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上的一个重要商埠,被称为“江北小苏州”。运河穿城而过,两岸杨柳依依,一弯小桥映水,城外小北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还真有几分古苏州的韵味。
在《聊斋志异》和《醒世姻缘传》中,都有关于济宁商人及其市井生活的描写。当时济宁商业的发达可见一斑,只是把济宁人写得忒奸猾了。
说了这么多,下面言归正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盛、商业发达的地方必然也会带来美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也确实如此,笔者曾在济宁工作多年,那里的有些地方特色饮食即使在山东其他地方也很少见,到了南方后更是难觅其踪,还真有些想念当年那些“当时只道是平常”的美食呢。
那么古老的济宁,有哪些独特的美食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吧。
一、甏肉干饭
要说最具济宁特色的传统名小吃,首推甏肉干饭,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可以说到处都是甏肉干饭的摊点。第一次见到的外地人可能会被它粗朴,甚至有些丑陋的“色相”吓到。其实那肥而不腻的甏肉、香浓的汤汁、再配上晶莹的米饭,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甏肉干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起源于元朝,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息息相关,但是当地人更愿意相信甏肉干饭与水浒英雄的渊源。北宋时期,济宁下辖的水泊梁山成了好汉们的聚义地。随着投奔而来的英雄剧增,做饭就成了难事。厨子无奈之下就用腌咸菜的大甏充当炊具,把大块五花肉放入其中,加老汤,填葱姜,放进佐料,然后再将甏置于挖好的坑中,细火慢炖,等到碳尽火暗,肉香扑鼻,用大勺舀出来,英雄们一尝,真的是肥而不腻,烂而不糜,美味至极,真应了那句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快意恩仇!
现在的甏肉干饭,又有了新的变化,加入了面筋肉丸、肉卷、豆腐块、鸡蛋、海带等,那些喜欢吃素的朋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其实,笔者觉得即使只在白米饭上浇上那香浓的汤汁,其咸香可口,已是别有风味了。
甏肉干饭之于济宁人,大概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人、米粉之于桂林人、臭豆腐之于长沙人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有一个现象:它的“粉丝”中美女很不少哦,就像臭豆腐摊前,也是女孩子居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二、草鱼抹锅饼
如果说甏肉干饭是街头小吃的王者,那么草鱼(其实是鲫鱼)抹锅饼则是当地特色饭馆里的当家菜,还被评为山东十七地市代表菜之一呢。
最正宗的做法是先把鲫鱼煎至金黄,再用土灶地锅炖,还要放上老抽、甜面酱、干辣椒皮等佐料,在铁锅内侧四周贴上和好的死面饼。等鲫鱼炖熟了,锅饼也熟了,汤鲜肉美,锅贴Q弹,还带着鱼香,真的比鱼肉还好吃呢。
草鱼抹锅饼据说是由一位微山湖的渔家老妈妈带进济宁城的,这位老妈妈孤身一人,到城里依傍着外孙女和女婿生活,外孙女一家开着一个小饭馆,生意惨淡,老妈妈有一天给家里人做饭时,做了一道微山湖当地的渔家菜,就是这道草鱼抹锅饼。外孙女婿一尝,眼前一亮,这道菜做法别致,味道鲜美,比城里的那些大厨做得还好吃呢。从此,凭着这道当家菜,外孙女的饭馆红遍了济宁成。看来,外婆菜就是好吃啊。
三、炒螺蛳
夏天来临时,香辣小龙虾就会席卷武汉等地,而在济宁则有另外一道专属于这个季节的街头美食:炒螺蛳。
螺蛳,是一种不起眼的河鲜,或者说就是菜品里的“瓜子”,是消闲的佳品。夏季的傍晚,华灯初上,街边一张简陋的小桌,摆上一盘香辣的炒螺蛳,一小碟陈醋,伴着几杯扎啤,独饮或是呼朋引伴,都是夏季一种惬意的享受。
螺蛳肉质丰腴细腻,鲜美多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就是吃起来有些麻烦,要用牙签挑出螺蛳壳里的肉肉来,不过这可难不倒它的拥趸们,经常看到有些年轻的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灵巧地挑着螺蛳肉,就像嗑瓜子一样轻松。
四、胡辣肠
胡辣汤似乎并不是济宁专有,但是济宁人却对它情有独钟,有这么一句话,“不喝胡辣汤,一辈子不知香”,对有些人来说,早餐必不可少的就是一碗香喷喷的胡辣汤。正像有些武汉人,一天不吃热干面就觉得欠得慌一样。
胡辣汤稠浓酸辣,材料丰富,由面粉、海带、花生、豆腐丝等煮成成,关键的一步是洗面筋,做法独特讲究。出锅时再加上盐和胡椒粉调味,盛到碗里再点上香油、醋即可。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上不得席面的民间小吃(虽然比很多大菜都好吃),真正能代表济宁美食水平的当然还有孔府菜,不要忘了,鲁菜可是四大菜系之首呢,虽然,近几年有些没落,但作为官家菜,底蕴还是有的。
孔老夫子一向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孔府家菜那是讲究非常,光听这特色菜品的名字就可以想见一斑了:烤花篮桂鱼、一品豆腐、寿字鸭羹、烤乳猪······可惜笔者当年无钱享受,现在也无缘相见,我还是去怀念那些街头巷尾的平民小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