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烦恼

作者: 朱静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06:21 被阅读108次

            快乐和烦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表达的两种方式。一般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人的快乐来自精神,位高权重、洋房别墅、宝马奔驰者未必快乐,尽管他们在人前趾高气扬笑逐颜开;贪官之所以贪得无厌,并不是因为缺少金钱,而是他们的内心在容纳魔鬼时已经驱逐了快乐,贪欲难填。生活清贫温饱线上徘徊者未必没有快乐,粗茶淡饭简单生活分外安稳。

            曾经路过建筑工地,看见一个外来工手上抓着一个面包一瓶汽水,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吃的发自内心的一脸灿烂,那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灿烂。   

            多年前就喜欢桑兰坐在轮椅上背对镜头时的一脸笑意,这个小姑娘不需要充当青年导师思想领袖的深刻和深沉,所见所闻所思所谈都是体育,面对镜头和背对镜头都不需要摘去伪装面纱,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快乐。 

          于是想起熟悉和喜欢一段话“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决定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控制风向,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风帆;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由于社会工作的缘故,接触残疾人士多,他们的自信、快乐和坚强感染了我,深深明白快乐源于心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人事,觉得世界都可爱,春天虽有风雨泥泞,也有春风杨柳。人间虽有假恶丑,真善美仍然占主流。

            烦恼是烦躁、郁闷、不愉快的表现形式。烦恼亦源于心态。烦恼首先起源于心态的过分执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看得开特别重要。要减少烦恼就不要过于执着和痴迷,任何事情太执著变成痴迷都是烦恼的开始。

          记得多年前的一天我接到毕业20多年的学生的电话,正好出差在那个城市,本来应该是亲热的师生欢谈,他一进门三句话就让我感到不对头:首先问我有没有留意上海的商品房倒塌,第二句话是连玻璃窗都没有碎裂是否很奇怪,第三句话就是只有神或者魔才能这样所为。然后就宣传我最为反感的邪教,大谈他的信仰。

            我对于病态的痴迷从来都是拒而远之的,趁他话语停歇,我告诉他不要忘了我是哲学专业出身的,知识结构不可能对我不构成影响,我从来不崇拜任何神或人。我也希望他不要太执著和痴迷,任何痴迷都是病态。话不投机,他只好礼貌告辞。过分痴迷与执著都必然导致烦恼。   

            烦恼其次起源于不明白事理。不明理就是贪嗔痴慢疑;贪欲、嗔念、骄傲、疑惑等都是烦恼,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善意都派不上用场,要让自己学会通情达理,明白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联系,学会坦然面对,烦恼自然远离。功名利禄看得开,对困苦烦忧抱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我们经常说用孔子入世的态度做事,用老子出世的态度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烦恼其三起源于不懂转换思维看问题。有一个故事挺有启发: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了制造雨伞的女婿,小女儿嫁了染布的女婿,从此老太太天天烦恼,下雨了担心染布的女儿女婿的生计,晴天担心造伞的女儿女婿的生计,于是有人给她出了主意:换个角度看问题:下雨了造伞的女儿女婿生意好,晴天了染布的女儿女婿生意好,这样岂不天天都快乐?同理,失败了这次我学到了这个方法行不通,经验就增加了,因此失败也未必是坏事,是下次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的前提。 

            烦恼起源于过度执着和痴迷,烦恼起源于不明白事理,烦恼起源于不懂转换角度看问题,所以烦恼都是自找的。生活中总会有快乐和烦恼的相伴相随,既然快乐也一天,烦恼也一天,为什么不换个心态,换个活法呢?

            笑比哭好,快乐比烦恼好。新的一年,祝友们天天快乐,笑口常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与烦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c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