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城市故事
青岛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上)

青岛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上)

作者: 村上吹树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19:32 被阅读0次

            回到青岛也已经三年多,有惊喜也有遗憾,惊喜的是穿行在林立的高楼之间,感受到青岛的日新月异,是徜徉在熟悉的大街小巷,回忆历史留下的幸福印记,遗憾的是相比于其他城市,青岛的发展还是太慢,青岛的思想还是有些狭隘与保守。从GDP上则更为直观的表现为总在十名以外徘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经济上不去,房价物价飞涨,幸福感也没有过去父辈们挣几十块钱时强。而优越感只存在于青岛大妈们的家长里短,只存在于本地土著的有房待拆。青岛究竟怎么了?青岛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新时代留给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问题。

            青岛是有优势的,论经济,过去的“上青天”,众多的的央企国企和品牌,都是青岛辉煌的见证,青岛享受过开放的红利,一切辉煌仿佛如昨,论环境,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标配,东方的瑞士的称号,欧式的建筑让青岛成为令人向往的度假胜地,论人,青岛小嫚的靓丽,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让青岛成为一个符号。但当青岛人还在沉浸在中国青岛,世界青岛的春秋大梦时,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在悄然加速。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叫《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南方城市的一路绝尘,中部城市的崛起,都让青岛有了被抛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于是就有了王清宪书记提出的“学深圳,赶深圳”和十五个攻势。

          但是青岛有几个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几个问题,关系到青岛的未来!

          (一) 从人的角度看。这里的青岛人分两种一种是青岛土生土长的人(青岛人),另一种是新定居青岛的外地人(新青岛人),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更好的分析,别无他意。我就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而这也使我能更直观的看到真实的青岛人,青岛人不是没有优点,比如豪爽好客,但青岛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青岛发展停滞的一个原因,青岛人思想非常保守,小市民思想严重,有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盲目排在,歧视外地人(我之前就因为家是四方区而遭到市南区和市北区同学的嘲笑,现在想想也是很可笑),如果用一个词来比喻,那我想坐井观天再适合不过了,其实就是思维上的不开化,有一种清朝遗老的既视感,这种思维上的局限直接导致了青岛人慵懒散漫的工作生活方式,凡事都是凑合着过,不求上进,过着五十步笑百步的生活,还为之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世界甩掉。(这一点可以参考上海的情况,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开猎头公司,据他说,现在上海的公司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要上海人,不知道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青岛人保持现状,那这种事情发生也不是不可能的)

    再说说新青岛人,新青岛人为了理想,离别了故土投身到青岛的建设中去,这是着实让人敬佩和感动的,他们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也让人久久不能忘记,但是他们在思维上也有自己的短板,一方面来到青岛后抱团,比如大家都是临沂老乡,那就聚在一起,当然这也是为了发展的无奈之举,但是如果放在青岛的整体发展上,我觉得任何小团体都是一道阻碍,另一方面,新青岛人缺乏归属感,认同感,这是在青岛人排外的影响下形成的,也就是青岛人(青岛土著)和外地人天然的形成两个阵营,互相敌对,互相拆台,这显然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 从青岛城市的角度来看。

            政府,特别是公务员需要重新定位。南方的城市开放的思维深入每一个人的细胞,而在北方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掣肘,比如在北方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很深,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官本位的熏陶下,公务员成为工作的首选,因为在这里考上公务员就等于当官,这种想法不是个别人的想法而且深植于山东大地,可想而知,这样的思想熏陶出来的自然容易把官本位放在前,而把服务地方服务群众放在脑后。但是,时间不等人,他会淘汰每一个弱者,这几年南方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山东虽然仍居全国前三,但显然山东的经济大多是旧的经济,所以才提出新旧动能转换,为什么?人家格力一个公司的市值和利润就是你海尔,海信好几个公司加起来的总和。从过去的管理到现在的服务,我觉得想要改变还是要下很大决心和工夫的,服务这一点在杭州,深圳分行城市体现的淋漓尽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年前我买房需要办理房产证,那天早上我起的很早,五点就到了房地产中心,但是前面已经排满了人,据说有人凌晨十二点就来排队,这个过程中也夹杂着很多黄牛,直到上午九点大门才打开,然后就是一窝蜂的人往里涌,开门的保安大喝一声,然后俯视着买房办理过户的人,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进到里面也不是一帆风顺,还要取号,一天只发几十个号,剩下后面的人就没取到号,取到号之后就是在个个柜台游走,什么办税的,什么开发票的,弄的人晕头转向,然后还要看办事员的心情,心情不好就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好,反正,刁难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青岛没有夜生活,其实质就是青岛缺少文化底蕴。无论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还是南方的县城,我们都能看到夜生活的红红火火,青岛这座有百年历史的新城却没有夜生活,确实很让人纳闷。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但是,青岛却不懂的去开发利用。我有朋友来青岛晚上想吃饭,想玩,却发展青岛的晚上是空荡荡的,以至于有一次我在车站等车,旁边一个外地人跟他家里人说,这是末班车了,一会儿就没车了,我一看表才十点。其实从南方回来的时候,最不习惯的就是一到晚上九点,路边的店铺都关门了,路上也没人了。而在南方,夜生活从十点才开始。这一方面与气候,生活习惯有关,但更深层次是青岛文化生活文化底蕴的缺失。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文化娱乐形式单一而乏味,比如打牌就是青岛人的一大乐趣,这种娱乐的形式有多普遍,看看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就知道。其次青岛虽然出了很多明星,但是文化氛围却不浓,过去大家早早回家是为了休息,现在大家也早早回家为的是玩手机,科技让我们拉长了时间,但我们却不知所措,这是最大的悲哀。

            文化上的悲哀还在于回忆里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我去过同样是开放城市的厦门,那里跟青岛很像,同样是海边城市,旅游城市,但厦门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小资情调,反观青岛,也有老建筑,也有高楼大厦,但是整个感觉却让人不敢恭维,一方面是卫生的程度,厦门干净的街道让人耳目一新,青岛的脏乱则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厦门的景色是整体的,仿佛一块完整的玉佩,而青岛则被割裂开,要么就是欧美建筑背景的高楼大厦,要么就是老建筑旁凌乱的电线,把青岛的景色破坏,加上是不是出现的不和谐的饭店和小商店,让人仿佛置身菜市场的凌乱,我想如果游客拿出相机而不必为选角度而作难,那应该是很惬意的事情。

            青岛需要更大的胸怀。试想一个没有包容心的人,一座没有包容心的城市如何发展。青岛要想留下人才除了政策上的开放,很大一方面要成为一座包容的,给人归属感的城市。要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各种需求,还要让人在精神上富足,更要能够提供实现和展示梦想的平台。但是现在的青岛却让人有些望而却步,一方面房价,物价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工资回报却低的可怜,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青岛,很多人无奈选择了离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岛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di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