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待团队成员,团队负责人要以能够成为人人尊敬的“教练”式的人物为目标,从而行使管理职责。
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背后都有一群人,他们共同组成组织中的一个子部门。这个子部门的所有工作内容,一般都会由中层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分解、下派,而不可能都由管理者亲自完成。这样,管理者就和下属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业单元。
仅就任务分配这一项事件来说。虽然一个管理者完全可以利用组织赋予他的“制度权”,进行类似行政命令的任务派发,但是,这种任务的下发方式,已经逐渐不适时宜。
管理者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球队的“教练”----最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练”。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讲,这是两步,同时也是两种境界:
第一是成为“教练”
第二是成为受人尊敬的“教练”
其中,第一步对管理者来讲是基本要求,第二步对管理者自身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

要做好“教练”的角色,在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如下几点做法:
1、对成员的认知上,要不断的重新认识团队成员。团队负责人对成员认识,应该建立在“理解认识上”,应该建立在不断的“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上”。作为领导者,要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和不足,认识到员工是资源,不是成本,理解员工的成长需求。
2、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上,应该在上述认知的前提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学会赋能授权,提倡服务式管理。
3、对待成员的成长方面,应该适时的给予员工成长的机会。在工作上,要体现“教”、“引”,以及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思想及方法;在人事安排上,要以员工的优点主导自己的评判意识,避免缺点主导评判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