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回家见了几个体制内的朋友,这些年日子都过的不错,其中一个两口子都是体制内的家庭,这八九年努力已经买了两套房,其中省会一套,家乡城市一套110多平的学区房,孩子也送进了重点小学。
其实这些朋友家里都是普通工薪家庭或者农村家庭,父母能支持的不是很多,这些年都是靠自己打拼的家业。
很多刚开始毕业在外面企业干了两年,后面经济危机,不好找更好的工作,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于是就努力的考公回到了家乡,然后顺利了进入了体制内。
然后这些年努力的工作,工资到手8万、10万多,两人都是双职工,一年能攒10万左右,就这样买了房、把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两人也成了中层。
他们说,没有办法,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是考虑离家近、照顾父母,就选择回家,进入体制内是挣不了大钱的,因为工资都是死工资,每年也涨不了多少,遇到降薪也很困难,但是还好多少有一些保障,发不了财也饿不着。
当时也考虑着在企业赚钱,也赚了一些钱,也就为后面考公打好了经济基础,那个时候很多富人家孩子出路比较多,985学霸们也都能找到高薪工作,考公竞争压力不大,所以他们都边工作边学习,跟准备高考一样,考公上岸,想想上岸了这么多年,虽然比不上那些“二代”,但至少给孩子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我问他们今后该怎么发展,在体制内没有关系,难提拔、难晋升啊?
“人家当领导,主要是统筹监督协调工作,可活总要有人干,我们就干活儿呗。”
“是啊,体制内有时是靠关系的,毕竟有些人家里有底,给孩子早早铺好了路,或者很早就教育着怎么为人处事、提高人际能力等等,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懂得资源如何利用,他们比普通人家更容易提拔,他们可以当处级领导甚至更高职级的领导,但是人家当领导,我们可以当中层,哪怕科级也行,毕竟我们比普通老百姓父母已经高了一个层次啊。”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是这个道理,我们普通人追求不过是比父母那一代强一些,我们努力工作也无非是让为我们操劳一辈子的父母过的更好一些。
考公、进入体制内,也是如此,它只是一份工作,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照顾好家庭,意义也不小。所以普通人家考公进入体制内不是说最好的选择,至少也是当下的一种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