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个环节,通过温习古诗,营造了情境;通过理解词串,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点;通过概括事件,梳理了文章脉络。这三个环节,基本停留在“写了什么”这个问题上。接下来。王老师会不会引着学生去发现作者“怎么写”的问题?
四:还原情境,引向“梅花”内涵
孩子们,我种下两株树是为了祭奠谁?一是为了怀念谁?是为了铭记谁?很显然,我种下的不只是两株树,我种下的是对外祖父的思念和爱。孩子们,以你对刚才梅花魂这篇课文的了解,你猜一猜。我在自己老家的山坡上种下的两株树,很有可能是什么树?
这一环节,王崧舟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看到这个情境,我是真的有些吃惊——当我们绞尽脑汁去做情境任务的时候,我们的王崧舟老师轻轻松松就从文本中获得了。当我们绞尽脑汁去寻找练笔仿写时,我们的王崧舟老师,也是从文章当中轻轻松松获得了。原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仅可以形容文章,也可用在教学中。
1.猜一猜种的是什么树?有什么理论依据。
2.品其他花(莲花、牡丹)的象征意义
3.思考为什么只有梅花最能象征中国人的气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目的是为了找到梅花在外祖父心目中的地位,情境的创设,与其他花的对比理解,无形中一次次加深着梅花品格的印象。
(创设出一个好的情境,课就成功了一半。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内涵。但问的巧:为什么种梅花?又为什么梅花最能代表中国人?看似无心,步步有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