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陈丹青曾说:
“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这就是与木心先生的十几年相处相待,带给陈丹青的影响,乃至他多年后仍会感慨到:“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后不曾结识木心。”
木心先生的可敬可爱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1.爱他的艺术
“我要养我的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
这是木心先生在经历了十二年的文革改造后,在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时,毅然决然选择放弃一切,出走外国时说出的话。
向一切终于迟来的辉煌挥手,只因他想将自己完全交付给艺术。
这就是他对艺术的爱,不掺杂一丝凡尘俗世的杂念,渴求将美学变成了“我的流亡”。
2.爱他的涵养
在所有的照片里,木心先生都是始终腰身笔挺,双目如炬的,就像他的笔名,木心,木之刚直正毅之心。
不仅日常如此,在仅仅因为文革期间对陈伯达的一句“他也配对海涅乱叫”而入狱时,在被关在漏雨积水的防空洞里关了半年时,在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因为受尽了折磨而失了锐气时,他却依然“腰坚挺,裤子还有笔直的缝。”
不向一切磨难低头,他始终立如松柏,傲如雄狮。
而在历经十二年的等待后,他终于出狱,却只得到了母亲已去世的噩耗时,他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号啕大哭,形损神消,只是淡淡地道了一句:“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仅此这般风骨和涵养,如若不是真正的艺术大家,又有谁能习得?
3.爱他的文学
“我少年时,江浙书香门第都已败落,而富裕人家多数是醉生梦死,少数热血青年则投奔革命,吴文化失去气候。我的自救,全靠读书,十三四岁时我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
不仅爱读书,他还爱写作。
就连在狱中,他都依然能靠着偷偷剩下写检查的纸,而在繁重的劳改和屈辱的折磨中,日夜笔耕不辍写下60余万字。
66张纸,每一张纸的每一个角落,都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小说和散文。
“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
一个人,越没落时越见精神。
那些文字,就是他最坚强的支撑与力量。
2011年12月21日,84岁的木心先生与世长辞。
自此,人世间,再无木心。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终是在雪地里渐行渐远了。
但逝者已逝,唯志长存。
向木心先生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