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没有眼泪

作者: 露露爱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23-06-28 14:29 被阅读0次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曹雪芹对于《红楼梦》主角——林黛玉,这入木三分、唯妙唯俏、活灵活现的描画。至此,也让这一经典人物,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上,举世无双、才情横溢女子之最为动人的形象。

世人笑说林妹妹“娇弱矫情”,又何懂得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嗔痴多情,何明这“病如西子胜三分”中“胜”字的把握……

林黛玉,并非如此这般的“病弱不堪”,她只是把一种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女性柔情似水、纤细娇弱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罢了。

《诗经》中便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早已诗意的画面。那窈窕淑女,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意追求。这即是奠定了东方女性美学之根基……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一段是曹雪芹《红楼梦》中,最经典的一支红楼十二曲——《枉凝眉》。

也是让人读来,最为凄楚婉转、悲切伤怀、感人泪下的一支曲子……

这一曲,已然道尽了整部红楼的悲剧基调。

文学,是以悲剧为表现手法的语言艺术。

不管是从东读到西,还是从莎士比亚,到曹雪芹。东西方文化中的悲剧精神,在此,也是融会贯通的。

艺术,始终是笼罩在一种朦朦胧胧的悲剧之上的形而上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凭其,悲。

而后,喜……

原来,庄生晓梦迷蝴蝶

醒来已是梦中人……

相关文章

  • 林黛玉没有眼泪

    胭脂粉黛不胜数 依依君旁那孤零 遥望阁楼嘻欢闹 滴滴泪儿心中藏 悲悲泣泣无人问 转身桃林独葬花 孤风冷雨不知情 片...

  • 林黛玉的眼泪

    读书的时候略微学了《红楼梦》几篇文章选节,那时候觉得里面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生动形象,可怜林黛玉的命运。 ...

  • 【书评】品读红楼:林黛玉没有眼泪 ——《红楼梦》林黛玉赏析

    高一8班 饶乐 林黛玉,其母早年病死,其父不久也离去。自幼体弱多病,优柔寡断多愁善感。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给予...

  • 《转载》情悟

    林黛玉的眼泪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但是许久以来,笔者并不明白为什么是以眼泪来报恩,眼泪与宝玉之间又有何...

  • 没有林黛玉

    女孩耳畔戴的花去了哪里 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去了哪里 花本落地入泥 或随风而飘落入湖里 说像林黛玉那般葬花有些矫情 可...

  • 林黛玉的眼泪为什么会倒着流?元春、香菱之死:姓夏的都是狠角色

    林黛玉的眼泪为什么会倒着流?元春、香菱之死:姓夏的都是狠角色 林黛玉爱哭人尽皆知,曹雪芹对她爱哭的原因解释是——“...

  • 流汗与流泪

    林黛玉自幼便有一种不足之症,医生说要想根治此病,必须止住眼泪。流泪是林黛玉的特点,因为如果不流泪,那大概就不是林黛...

  • 女人殇

    女人花,内心向阳,却易殇。因为她是女人。因为要遭遇男人。 男人河,浑浊阴冷,女人的眼泪所做,林黛玉一生的眼泪,最后...

  • 没有眼泪的眼泪

    太平洋 没有眼泪 请别为我伤心 鱼儿自由自在好殷勤 威尼斯 没有眼泪 请别为我难过 人们依旧很快乐 喜马拉雅 没有...

  • 2018-10-11

    比林黛玉多愁善感,却没有林黛玉的弱柳扶风之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黛玉没有眼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uo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