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总会在每周一上午的四节课过后陷入心情低谷,而每周一的下午都是我最焦虑的时刻,我会疯狂地画作业,却往往什么都画不出来。
我试着开始剖析为何心情会陷入这般的境地。
机房内坐在我旁边的女生自从入学以来每次上课都会焦虑地与身边的男生开始探讨未来工作的薪资,无一例外。
薪资是她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随着薪资所蔓延的别的话题也都涉及长久以后的将来,处处充满着她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极为容易传染的情绪,每当我听见她对于未来的担忧,以及面对她不听课却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探讨日后工作的事情的行为,我也不免开始焦虑。
在她对未来的担忧之下,相较于她我就像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
只是我不愿去想未来遥远的事,因为我知道:在能力不够之前,花费再多时间去空想都是徒劳的。
我逐渐找到自己心情陷入低谷的症结:他人的焦虑。
他人的焦虑,让我开始自我否定,让我开始怀疑当下所做的一切,让我开始不断质疑学习的意义。
昨天下午我疯狂地画着上午老师布置的插画作业,但我今天彻底将他们推翻重新来过。
看似努力了一个下午,实际效率极为低下,甚至效率为0。同时昨天下午画得十分痛苦,但今天看来的确画得云里雾里。
昨天的我没有带着脑子在画画,表面上像是在用画作业的行为维持自己正在学习的表象,心中实则乱如麻,我沉湎在他人的焦虑之中。
我本并不是一个会去过多设想自己未来的人,也不是一个走一步想一步的人,我喜欢未雨绸缪,我喜欢有了目标就付诸行动,虽然过程偶尔会因为周围人的优秀而自卑,但我依旧不会去轻易幻想未来的结果。
我喜欢让一切都顺其自然,结果也许并非所有付出都能够有水到渠成般美好的结局,但我依旧愿意在这过程中为自己所热爱的不断付出。
今天的我反思着昨天下午的自己,心中也心疼着昨天下午的自己,我多想告诉她:先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再去画自己的画。
曾经在书中看过一句话: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做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绝大部分人都难以做到。
每个人都需要接触外界,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在这过程中,无法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与其说是不要带着负面情绪,不如说是:分解自己的情绪。
“不要带”始终是一宏观的定义,而“分解”却是一个能够细化的过程。
比如昨天下午的我感到画画无法继续时,我的心情十分焦躁,内心烦躁到极点,大量不同种类的负面情绪交织着涌上心头,而在这些情绪中的核心正是:焦虑。
接着我问自己:为什么焦虑?我得到了自己“旁边女生在焦虑,在她的对比下显得我很没用”的答案。
后而我开始从自己的焦虑转移分析那位女生的焦虑,我逐渐得出结论:她的焦虑源于她的三观,三观的本质是由每个人纷繁的不同看法所组成,我的三观与她不同,所以她的焦虑与我无关,我只需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的事。
当我在心中不断重复这个结论时,我的内心开始逐渐平静下来,尽管焦虑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我却觉得心中逐渐开始释然。
焦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状态,也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态,更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呈现。
焦虑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外界,来自于这个社会大体,正因为人无法脱离与人打交道的命运,所以焦虑必然会随时诞生,并且不会彻底消失。
生而为人,我不应该奢求在自己在人群中不会焦虑,也不应苛刻地要求自己能够彻底消除自己的焦虑。但我认为,我依旧能够在焦虑之下褒有自己的看法。
接受焦虑的存在,让焦虑融入生活,也是持续生活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焦虑是心情的表象,内心深处自己的想法,才是支撑着我们在生活中持续下去的核心骨干。
为什么说焦虑永远不会消失?当我们继续深究这个答案的时候,我们只会离焦虑越来越近。
接受焦虑,让焦虑永远存在,才是最好的减轻焦虑的唯一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