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朋友们,欢迎您的到来,记得点击上方『关注』,方便阅读更多育儿好文!
在养育宝宝这条路上,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宝宝的成长是有天然的时间表,就是说只要到了该年纪后,自然而然就会做出相应年纪的动作和反应。那么,宝宝的任何一个过程表现,都会有其特殊的意义。作为家长在遇到问题时,一定不要手忙脚乱,甚至病急乱投医。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446/ab9d8ec7778107ec.jpg)
朋友家最近快2岁的宝宝,忽然之间不喜欢理人了。即使是平时带他很长时间的爷爷奶奶,热情洋溢的去逗弄他时,不但不给反应,还一张冷漠脸。为此爷爷奶奶把问题告知爸爸妈妈,在他们尝试下,也获得同样的不理不睬效果。这下子,爸爸妈妈着急了,爷爷奶奶被气哭了。
现在谁家宝宝都是命根子,朋友一家一发现这个问题,就立刻去找各种医生,甚至咨询相关的心理学家。当然,通过多方求医打探,他们终于知道,这样的情况对于这样大的宝宝,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成长历程。专家说了,宝宝一岁到满两岁间隙有个名叫“冷漠期。”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冷漠期,我们做家长的要如何应对呢?
一、1岁到1.5岁:只关注自己,其他人无视经过很多的实验证明,宝宝满一岁以后到一岁半之间,这六个月的时间,他开始学会了自己玩,自娱自乐的本事让他不仅看不到别人的好处,甚至在同一环境中可以忽视他人的存在。除非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才会想起你,但你帮助了他别想他会有所表示。他不但理所当然的接受你的帮助,甚至在你帮助过后,给你一张冷漠脸。
若是这个时候,和宝宝从小就很亲的家人,自然会感到特别失落。要说这期间他比较亲近的人,那是非妈妈莫属了,这或许就是天然的母子连心。同时他学会了模仿,经常性的会根据不同的方式,来模仿各种动作,即使这样他依然是自得其乐,并不需要别人的赞赏,即使你们表扬了,他也只是很安心的接受,并没有太多的回应。最开心的莫过于他可以帮你拿东西了,有时候可以指挥他拿一下鞋子,即使鞋柜太高,他拿不到,也会用手指着鞋子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446/20a21dc434a04417.jpg)
二、一岁半到一岁9个月:自我认知的觉醒,独行侠出没
这个时段内的宝宝,更多时候都是自己在玩,就算说话也大都是自言自语。更好玩的表现我们通过以下三点逐一说明。
1、喜欢和大人沟通,把同伴当玩具:是不是很好玩?宝宝开始学会和家长对话了,可是对于他的同龄人,却是一副远距千里之外的态度。经观察你可以知道,这时候的宝宝同龄人对于他就是个会动的玩具,比如看到别的宝宝,他会去摸摸人家,或者拍打人家,甚至会去抓别人头发。当然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被判定会欺负别人,有暴力倾向,其实宝宝内心的想法只是“这个玩具啥这么好玩呢?”
2、模仿能力愈加强大:此时的宝宝开始模仿大人,但并不一定按照你说的做。比如你让他把玩具放回玩具盒,他有可能会放,更有可能把玩具扔到一边。他遇到困难会大喊大叫引起大人注意,从而得到帮助,但不要以为他会感激你,他觉得是应该的。在模仿方面,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是得到很好的发展,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训练。最让大人惊讶的就是,原本放在那里没人理的玩具,一旦有人去玩了,所有的宝宝都一窝蜂似的上去抢,似乎这样更好玩的样子。
3、爷爷奶奶不要玻璃心:面对越来越冷漠的宝宝,最感到失望和难过莫过于从小看着宝宝的爷爷奶奶了。其实,爷爷奶奶不必难过,这只是宝宝在不断地长大,不断地经历成熟的一个过程,只要好好陪着宝宝,时间到了自然冷漠就会解除,就会回到之前亲亲蜜蜜的关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446/caa822f55d4d3f1d.jpg)
宝宝成长的路上,我们还是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但只要我们有心,遇到问题不要随意慌张,静下心来积极学习更多有关宝宝成长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好好的陪着宝宝成长,就能更好的为宝宝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遇到问题,一定要记得多学习,不懂就问就去寻找。宝宝成长的路上,太需要我们保驾护航了。关于宝宝的冷漠,你在你家娃身上感受到了吗?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